之望倒在血泊之中,淚水奪眶而出。
這位曾經威風凜凜的三邊總督,在這紛繁複雜、進退維谷的局面下,最終憂懼成疾,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一生,終年 77 歲。
武之望的死訊傳至京城,如巨石入水,在朝堂之上掀起軒然大波。
崇禎皇帝朱由檢聞此噩耗,龍顏大怒,卻又在盛怒之後被深深的憂慮與無奈所籠罩。
這三邊之地,本就是大明王朝的邊防要衝,如今群盜蜂起,局勢糜爛,恰似一艘在狂風巨浪中飄搖欲沉的鉅艦,急需一位能臣力挽狂瀾。
朱由檢在皇宮的御書房內來回踱步,案上的燭光隨著他的腳步搖曳不定,恰如他此刻焦灼不安的心緒。
身旁的太監們皆垂首屏息,不敢出一言以驚擾聖駕。
良久,朱由檢終於停下腳步,抬起頭來,眼中滿是決然之色,他緩緩開口道:“傳朕旨意,任命左副都御史楊鶴接替三邊總督之職。”
那聲音雖不大,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楊鶴接旨之時,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三邊之地的棘手程度,無異於一個燙手山芋。
然而君命難違,何況他心中亦懷著報國之志,渴望在這危難之際一展身手,為大明江山社稷盡一份心力。
他整了整衣冠,向皇宮的方向恭敬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禮,口中高呼:“臣楊鶴,定當竭忠盡智,不負陛下聖恩。”
在楊鶴即將赴任之際,朱由檢於乾清宮召見了他。
楊鶴踏入乾清宮,只見朱由檢面容冷峻,卻難掩眼中的疲憊與期望。
朱由檢凝視著楊鶴,緩緩說道:“楊愛卿,三邊之事關乎大明之安危,如今武之望已去,朕將這千斤重擔交付於你。你可有良策應對那遍地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