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不輪到自己?陸通此舉,無疑是給他們吃下定心丸。
此時,一名內侍飛馬趕到,高聲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陸通接旨,朕聞汝擅自處斬倭國使者,此乃大忌。倭國雖小,亦為大唐友邦。汝為地方官,當以大局為重,不可輕舉妄動。即刻停止行刑,待朕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欽此。\"
內侍話音剛落,刑場氣氛凝固。百姓紛紛對聖旨行禮,隨後目光轉向陸通,想看他如何應對這變故。
陸通面色未改,眼中閃過堅定。
深吸一口氣,高聲道:\"聖旨已收,然此等惡徒,不斬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正綱紀!\"
說罷,陸通果斷下令:\"斬!\"
刀斧手聞言,大刀高舉,準備繼續執行處斬。
刑場百姓一時不知所措,有人驚呼,有人嘆息,但更多對陸通敬佩。
刀斧手高舉斬首大刀,陽光下寒光一閃,大刀如雷霆落下。
倭國使者頭顱與身分離,鮮血噴湧,頭顱滾落,發出沉悶聲響。
刑場上一刻靜止,四周死寂,落針可聞。
\"涇陽伯,你膽敢抗旨!\" 內侍見狀,面色大變,聲音顫抖。
陸通面冷峻,目如炬,緩緩轉身,面對內侍,語氣堅定:\"本官身為涇陽伯,守土有責,維護一方安寧。
此等惡徒,若不嚴懲,民心渙散,法紀廢弛。今日之事,陸某自當上書朝廷,陳述原委,任憑處置。\"
陸通話語擲地有聲,傳遍刑場。百姓起初震驚,後漸平復,眼中閃敬佩感激。知陸通保護他們,維護正義。
內侍見陸通堅決,一時無言,收起聖旨,憤然離去。陸通轉身向百姓拱手:\"諸位鄉親,今日事已了,散了吧。\"
百姓回應,點頭稱是,高聲喝彩。刑場氣氛由緊張變熱烈。
陸通英勇之舉,贏得百姓心,贏得更多支援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