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殷切的盼望,期望他能歸家。對母親而言,兒子歸來便意味著家的迴歸,然而她卻無從知曉兒子心中家的所在。
鴻儒此番前往北京,其實內心深處早已有了自己的一番盤算。
畢竟,家中那幾個孩子的未來前程可是他當前最為掛心之事啊!釋超、釋傑還有雯雯這三個孩子都已然升入初中,開始面臨學業上的種種挑戰與壓力;
而乖巧懂事的靜兒,眼看著明年就要迎來小升初這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啦。家鄉這邊的教育資源跟北京相比,著實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呀!
尤其是在素質教育方面,更是無法相提並論。在北京,孩子們能夠接觸到更為先進、多元化且豐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和課程設定,可以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來。
所以,為了能讓自家孩子擁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和更多樣化的發展機會,鴻儒才毅然決然地決定踏上前往北京之路。
他心中最為愧疚之人便是秋盈。想當初,為了能與他長相廝守,並共同撫養他們愛情的結晶——那個可愛的孩子,秋盈毅然決然地捨棄了回城工作這一難得的機會。自兩人步入婚姻殿堂之後,秋盈更是將溫柔體貼展現得淋漓盡致。
婚後,他們居住在秋盈父母所贈予的房屋之中。然而,令人欽佩的是,秋盈從未流露出絲毫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優越感。
對於生性敏感且有些自卑的鴻儒而言,他幾乎未曾體會到寄人籬下的那般滋味。相反,秋盈對待他始終保持著一種仰望的姿態,彷彿他就是她生命中的全部依靠,是那高不可攀卻又令其傾心不已的存在。
這種自下而上的仰視目光,猶如春日裡那一抹最和煦的陽光,輕輕地灑落在鴻儒的身上,給予了他源源不斷的溫暖和強大無匹的力量。在這充滿敬意的注視之下,鴻儒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彷彿成為了一座巍峨聳立的高山,備受尊崇;又好似一片廣袤無垠的海洋,不可或缺。
然而,即便是如此穩重如山、深沉似海的鴻儒,偶爾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發一些小脾氣。每當這個時候,秋盈總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她那雙美麗而清澈的眼眸中雖然會閃過一絲委屈,但更多的卻是對鴻儒的理解和包容。就像是一陣輕柔的微風,悄然無聲地撫平了鴻儒心頭的焦躁與不安。也讓他越發覺得自己虧欠秋盈太多太多。
從記事起,他便一直跟隨著母親四處漂泊。歲月如梭,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然而在那漫長的時光長河中,似乎從來沒有一個真正能讓他們安心落腳、稱之為“家”的地方。
雖然繼父對他還算不錯,從不曾虧待於他,可那種源自內心深處的陌生與疏離感卻始終揮之不去。每當夜深人靜時,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他都會默默地問自己:這裡真的是我的家嗎?
而家中其他孩子們對他的欺凌,則更是成為了他童年難以磨滅的陰影。那些嘲諷的話語、無情的拳腳相加,如同噩夢一般縈繞在他的腦海之中,哪怕時至今日,每每回想起來,依舊令人心悸不已。
那時的他,常常覺得自己就像是這個家庭中的多餘人,無論怎樣努力去融入,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他只能默默地承受著一切,將所有的委屈和痛苦深埋心底,期待著有一天能夠逃離這片黑暗的角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