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司馬光竟然淚流滿面,涕泣不能言。
“算了算了。”趙匡胤打斷了老淚縱橫的臣子,“此間既然匯聚所有英雄,那那些契丹、蒙古、金人,若是算個人物,遲早有一天朕也有機會刀兵言歡。朕告訴你,朕會反過來,一一滅了他們,愛卿,你說,可否?”
“陛下!”司馬光聲音更大了,身子顫抖,不知是生氣還是悲慟,“我朝靖康所受之恥,千古未有,朝中諸臣,聞者無不衝冠落淚……陛下就……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嗎?”
“既然是千古未有之恥,那就不要說了。”趙匡胤忽地站起身,“朕今日心情不錯,不要說那種事,壞了心情,也短了我朝志氣。”
他一步一步走下堂來,扶起司馬光。司馬光不想起來,但趙匡胤力氣大,反抗沒有多少效果。
“司馬光啊……”趙匡胤附到耳旁,低聲道,“當然,你出去對將士們不能這麼說。讓大家知道他們的皇帝是一個聽聞家國淪喪不流淚、不感慨、不憤怒的人,不是件好事。”
聞聽此言,司馬光的雙目驟然睜大。熟讀經史的他,隱隱約約能猜出來,面前的這位太祖皇帝接下來要述說的“真相”——這在他著述的史書中已經見過多次,但是這麼真真切切地聽到這樣的話語,還是第一次。
“你要說,朕聞聽後,落淚不止,拍案而起,痛恨嘆息。然後對天為誓,誓要在這裡重整河山,復我大宋輝煌。”
“然後你還要說,為了成此偉業,朕不日就將出兵,揚我大宋兵威於四鄰,為日後進取天下鋪路。因此,朕敕令大宋臣民,秣兵厲馬,整軍待戰。”
趙匡胤聲音雖小,司馬光只覺得耳邊響起的是陣陣驚雷。不想太祖皇帝看來質樸不文,言戰言兵倒是出口成章。方才一副死諫的氣勢霎時煙消雲散。只是回話道:“陛下,聖人云,兵者,不祥之器也……”
“朕剛剛說的話,你聽清楚沒有!”
這一吼,把司馬光和趙光義都嚇得不輕。只有趙普不動聲色,只是眼珠打轉。
“臣聽到了,臣這就去辦……”
“記得要把話得漂亮點。”趙匡胤大手在司馬光肩頭拍了拍,每一下的力度都讓這個文臣覺得心驚肉跳,“朕相信你能辦得好……”
“畢竟,你是有學問的人,還是本朝第一史家——春秋筆法,素來就是史家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