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極。青雲卻越聽越有意思,他記得自從離開那兩位不知歲數的老者後,在怎麼開啟陰陽眼的方法上,陷入了困頓之中。
當時,他不知道是從內心開啟呢?還是從外部世界開啟?某一段時間裡,他突發奇想,既然在自己身上找不到突破口,那是不是可以藉助動物呢?
比如會飛的烏鴉,或者路上跑的冰原狼,或者水裡遊的魚,亦或是這陸地上長著的某顆樹,比如桑樹、槐數、鐵樹、杉樹等,甚至是一顆草,比如肉蓯蓉、仙人掌、或者蘆葦、青蒿等。
,!
但這些無疑統統都失敗了。
最後就是夢境。他認為,既然現實世界裡,在白天,由於太陽阻隔,看不見其他東西,那麼在黑暗的夜裡,是不是可以洞察世間一切?於是,他經常讓自己陷入某種遊離狀態,一種半睡半醒狀態,但最終所得甚微。
或許,那根本就不是一種所得。
來到紅樹林是一種幸運。
他認為,還是上古聖賢總結的好:“時來天地皆同力。”
這次,他完全是誤打誤撞來到這裡的。另外他還發現了,越是在偏遠的大深山中,越是能發現更古老的書籍。而且,是那種古老到根本不知道名字的書籍。
他拿著這本泛黃的書,心裡想著:“就算是城堡知識淵博,無所不知的莫長青大學士,也一定不知道這本書裡的全部內容。”
姬蒙不知道青雲的思想,一直在強調:“這本書我們也不知道在這裡多久了,部落的先人住進這片叢林後,它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千百年來,誰也無法開啟裡面的智慧,我只是照本宣科,你自己能理解解多少完全看造化。”
青雲連連點頭,如獲至寶。
於此,此後一連幾天,青雲一直在翻越這本古籍,他被裡面一種至剛至陽的力量深深吸引著,他的內心同樣躁熱,就像有顆太陽在灼燒。
當他問姬蒙,這是何種原因時?
姬蒙叫來了一個不知歲數的老人,他老得基本上看不到眼珠了,面板褶皺成一層一層的,似乎要掉下地來。
他的名字叫幾多,幾多屬於族類最年長的大神通之一,他的聲音嘶啞,混濁、含糊不清,他說道:“800年前,有一位披著黑色長袍的巫師來過這裡,當時族長將這本書拿給那個法術通神的巫師看了。”
青雲突然想起,此前那個湖邊魚塘老夫婦,同樣強調過黑袍巫師,難道他們指的是同一個人?
幾多繼續說道:“儘管族內無人能破解書中深奧的玄機,但是巫師看後,沒有做其他想法,他神態隨意,只說了一句,等待一位有緣人吧,他長著三隻眼睛,這本書裡面有開啟天眼的訣竅,對他有用處。”
幾多嘆息道:“巫師的輕描淡寫,讓族內的人汗顏,但是也很幸運,終於知道了這本書原來上古某位聖賢破解伏羲八卦的玄機所在,很遺憾,矮人族足足等了八百年,終於等來了一位三眼人。”
青雲聽聞後臉上火辣辣的,因為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位純正的三眼人,能不能破解書中的意義,完全是個未知數。
他隨手翻閱了一下,發現書中內容晦澀深奧,某些古文短句佶屈聱口,難以理解,一些文詞、句子極為玄妙、奇絕,難以琢磨,但不管怎樣,他認為既然有這些具體呈現的文字,總比他此前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的。
按照姬蒙的說法,乾卦可以理解為伏羲八卦的起始卦,青雲發現這本書似乎分為上下兩冊,後面掉了一些內容。他不知道丟失了一些啥內容。
姬蒙表示從古至今,就這一本。
青雲看他態度誠懇,也就顧不及這麼多了。
他想著:只要找到了途徑,循序漸進,總能開啟額頭上的第三隻眼。
只要開啟了天眼,他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人,娜發也可以回到她敬愛的畢摩娜卡波身邊。
他又象徵性地翻了幾頁,發現了一些此前在寶墩城內巫師司馬長鴻在祭天作法時用過的一些符號,那個時候的他,站在臺下,完全不理解這些圖案的意思。
此後,他就完全沉浸在了書海的世界。
上古大神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認為天道最高,而數字九為天地之中最大的陽數,於是天道以九制,地道次之,為陰,因此地理以八制,人道更次之,人君以六律,於是人道以六制。
上古聖賢為了更好的解釋伏羲八卦,以便後來者通曉其蘊含的真意,於是每一卦象用六個爻來表示。分上、中、下,天、地、人“三才””。
書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