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上古天書(3 / 9)

載:“聖人設卦以寓萬物之象。後人用文字以釋萬物之所象,故曰象。”

青雲不勝感嘆!

5年前,在寶墩新城時,他看到巫師在求雨、驅鬼、降妖、做法等祭天禱告時,喜歡用算卦、占卜的形式,因此,他特別留意了書中關於“卦”字所代表的含義。

按照書中所說,卦其實是由圭和卜兩個字組成。上古真神為了更好的推算一天的時辰或一年四四季,設計出了日冕計時的方法,這個“圭”就是記時的圭表,主要用來測量日影的角度,“卜”就是立杆測影的象形字,用來測量日影的長度。“圭卜”相合,代表的就是日影的角度和長度。

上古真神伏羲觀形化象,再由後來無數聖賢的補充,結合日照影子的長度和角度演變出具體的資料,他們認為,有了這兩個主要資料,即可: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

聖賢總結到,天地萬物雖然有萬種形象,但象基本上分為6種,對應著周流六虛,結合此前的6爻,因此每一爻,有各自所屬的爻辭。

,!

青雲接下來又特意看了看古聖賢所說的6象之組成,分別是心象,應象,物象,事象,鏡象,跡象。每一象有幾千上萬字的箴言與解說。

他每一“象”都看了幾行。越看就越痴迷,竟然廢寢忘食。可是,又頓覺自己貪婪如饕餮,於是又慢了下來。

你記得媽媽說過:“貪多嚼不爛,凡事不能囫圇吞棗。”

接著,他又回過頭來,繼續從最基本的開始。

自此,青雲才正式正經地推敲天地八卦!

包子和娜發就漸漸融入了矮人族的生活,他們之間,相處非常融洽。

青雲注意到,乾卦的易象分為上,中,下三爻,全部是陽爻,為八個卦象裡的全陽之卦。故代表天,也就是大象之卦。此卦以“龍”為意向 ,囊括高大、寬廣、尊貴、運動不止、明亮、純淨、健全等意思。六爻分為主卦和客卦。乾卦辭曰:元亨利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生”字。《繫辭》中寫到:“天地之大德曰生。”

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

青雲看到“君子自強不息”幾個字,他突然想到了母親大人提過的蠶叢哥哥,母親很欽佩他的為人,說他有君子之氣。

不過,現在他根本不知道蠶叢哥在哪裡!

青雲廢寢忘食,幾乎是夜以繼日。

他注意到坤卦《彖傳》中寫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他字斟句酌地品讀著這些話。

乾代表著天,剛健中正,象徵著真龍,也就是具備高尚品德與才華的正人君子,同樣代表著世間最純正的陽和健。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這樣解釋,上古聖賢認為的天,這日月執行,萬物興衰輪迴,所有目之所見的週而復始,老幼更替,寒來暑往等等一切,都是以這天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天”是一切的跟本,萬物得以生存的源頭。天,也就是整個宇宙世界,囊括世間一切,所以,上古聖賢對天有著無限的熱愛與敬仰。

每一爻都有各自的爻辭,最下方代表初九,也即初爻,青雲看到:潛龍,勿用。九二,即為二爻,寫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三爻寫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寫到:或躍在淵,無咎。九五,寫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寫到: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每一爻又有幾千上萬字的箴言與解析。

從第五天開始,青雲突然覺得頭昏腦脹,兩眼發澀,一團亂麻,不知所想,也不知所思。這個感覺就像一個餓了十幾天的漢子,突然看到了滿桌美味佳餚,於是不計後果的狼吞虎嚥,將整個胃漲得鼓鼓的,於是消化不了,嘔吐不出,難受至極。

再說,乾卦本身蘊含天地至剛至柔的浩然正氣,因此,這些天,他看了多少意象在大腦中,就受到了多少天地正氣的反噬,結果讓他陷入一種莫名其妙地眩暈狀態。在第五日的下午,他全身都被凍住一般,手腳無法動彈,如同一尊冰人。

直到姬蒙打獵回來,看到青雲的狀態,他嚇了一跳,趕緊拿掉了他手上的書籍。

然後立馬生火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