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嵩山上(1 / 3)

小說:負刀江湖行 作者:老王抓小妮

河南府開封城東南百里有大山,曰嵩山。

此地處大週中原腹地,地形複雜,河谷交錯,群山連綿,重巒疊嶂。河網密佈水系眾多,山上樹高林密,鳥獸更是不勝凡數。

前朝有史學大家曾在那本彙集山川險要、古今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得失之跡的《方輿紀要》中記載此地為∶萃兩間之秀,居四方之中,窿然特起,形方氣厚,故曰嵩高。

山中有幾千年前建於少室山山腰、西傳佛教集大成者達摩創立的少林達摩古禪院,據傳那一葦渡江東來普法的達摩祖師圓寂時留下的一百零八顆能生死人肉白骨的活佛舍利就供在這裡八十一顆,只是覬覦的人多,敢來討要的還真沒幾個。

還有供奉著道教天中崇聖大帝的第六小洞天中嶽廟,獨佔南麓太室山峰,也是有著千年歷史傳承。

有傳道教道教創始人李老君曾在此佈道九載春秋,刻《雲笈七箋》於後山摩雲崖壁供後人修行,歷經百年風吹雨打日曬仍如初時醒目,入石三分。

更有千年前儒家第一人老夫子教學之地,峻極峰下嵩陽書院,院門口有著大周最大的至聖先師像。

內有藏書樓,歷朝歷代書生學子在此著書立說,經由一任又一任帝王擴建再擴建,已然佔地百畝,地上地下足有九層之高。內藏書卷不知凡幾,曾有學子閒來無事清點過,僅是地下數至兩層便已過月餘,這還不算書院裡的學子借出去的。

更讓人驚奇的是每年春日曬書,後山峻極峰上盡是書卷竹簡,曾有“一山書香不見山”的說法。世人只是聽說不知真假,卻被天下學子津津樂道,引以為豪。

離那少林達摩古禪院不足百丈距離,未至山腳,還有莊園一座,名曰中嶽講劍莊,顧名思義,講劍而非演劍或練劍,動口不動手,暗合山上不爭的道教、慈悲的佛門、君子的儒家,此地雖不及另外三家傳承悠久,可也是頗有來頭。

莊子何時出現已無從考究,但是源頭,便是那一直到現在都被劍道奉做圭臬、被天下劍士尊為劍道第一人的公孫青蓮。

七八百年前,公孫青蓮提劍上嵩山,就在當初還淨是雜草荒野的講劍莊所在地結廬而居,遍邀天下英梟巨擘在此封劍講劍論道五年之久,只為證明那句“天下武功出少林”是為悖論。

當適時引得諸多劍道中人來此圍觀,以至於從那往後幾百年以劍術證道者不知凡幾,煌煌如星辰。

爾後這位劍術大家頓悟長生境,以劍證得大道,在此化虹飛昇而去,被後人傳為美談,公孫飛昇臺便在這莊子後面。演變至今,漸漸形成規模,便有了當今與蜀中劍閣各執牛耳、信奉止戈為武之道的中嶽講劍莊。

此時正是清晨,此地,有女童小茶,身後跟著佝僂身子竹杖拄地、化妝做老嫗的賀青山,還有穿著一件打著幾個補丁、已經洗到發白的長袍的和歌忘憂,三人上山。

小茶此時仍是碎碎念著落離蓮,只是撅起的小嘴顯然告訴別人她很不高興。

只因和歌忘憂即便沒穿那件墨黑大氅,卻也是搭在小臂上。

有這麼一件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價格不菲的墨黑大氅,想來這段時間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小茶沿街乞討的正常收入。

這怎能讓小茶高興?

“中午真不與我買酒喝?”和歌忘憂低頭上山,心細如他,自然會擔心自己這般模樣會惹來別人討厭抑或是非議。

小茶只是端著銅缽碎碎念,哼了一聲權當做是回應。

此時多是上山的香客,見到小茶乖巧,又靠近這佛門聖地,倒有不少好心人圖個吉利,這一路上也是討來不少銅錢。

即便如此,小茶仍是氣憤不已。

和歌忘憂笑道:“聽說講劍莊裡常有一些世家宗門贈送的好酒,嘗上一嘗應該也是無妨吧。”

小茶又是一聲“哼”,賀青山在旁邊插話打趣道:“講劍莊受少林普度世人的慈悲心影響,現下儼然已是叫花子休憩居住的場所,每日裡那些個酒水啊已然預設成了叫花們的物件,你覺得你得罪了我們家小茶,還能嘗一嘗?”

和歌忘憂不免為難,道:“可是小茶,我這件大氅很貴的,我真捨不得扔啊。”

“你可不要把我們家小茶看扁了,我們家小茶可不是如此小心眼的人。”賀青山白了一眼和歌忘憂,只是原本容貌下應該是千嬌百媚的一眼,如今配上這等老嫗模樣,著實讓人有些不敢恭維。

和歌忘憂裝傻似的附和著,“我當然知道小茶姑娘落落大方通情達理,可我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惹了小茶姑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