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南京大屠殺 作者:童舟

殺,看來是從十五日晚上開始的。在這天晚上,有幾千名中國人排成不見其尾的長長的隊伍,路過《東京朝日新聞》設在大方巷的分社前面的馬路,被押赴屠殺場所。該報社隨軍記者尾隨著隊伍來到下關,目睹了在那裡所發生的大修劇。今井就黎明時在揚子江畔看到的悽慘情景敘述如下:

碼頭上到處都是屍體,一片黑黝黝的,堆積如山。約有五十個乃至一百個人影在屍體中間蠕動,他們轉來轉去地拖著屍體,把屍體丟入江中。

尚未斷氣的人在呻吟著,鮮血在滴瀝,手腳抽搐著,像啞劇那樣,一片寂靜。這個慘象在對岸隱約可見。碼頭上到處都是血水,道路化為泥濘。血水在月光下映出一片微弱的光亮。

過不多久,“苦力們”完成了工作,在岸邊排成一行。噠!噠!噠!

一陣機槍聲。只見他們仰面朝天,翻身撲地,騰空躍起,都一起跌入江中,就此了結。

當時在場的軍官曾點過死亡的人數,說是“約有二萬名左右”(《南京城內的大屠殺》,載一九五六年十二月發行的《文藝春秋特輯》)。

關於十五日那天在下關大量屠殺俘虜的情況,我不瞭解中國方面的有關資料。說不定今井把目擊事件的時間記錯了一天。就是說,事件的發生是在十六日。這一點姑且存疑。

關於今井正剛所寫的手記,鈴木明已對它的可靠程度作了辛辣的批評。對於鈴木明的這一論點, 我將在本書第二編第2節(第三六四頁以下)提出詳盡的反駁意見,希閱讀。

以熊本第六師團的隨軍記者身份而進入南京城的《東京日日新聞》特派記者五島廣作(隨軍時在熊本分社工作),對《東京朝日新聞》隨軍特派記者今井正剛撰寫的正文所引記錄,以《六師團的“南京慘殺事件真相”

毫無事實根據》(載《熊本廣播》,一九六六年八、九、十一號)這一論稿形式,作了這樣的批判:“今井君的南京大屠殺一文是根據‘似乎發生過’或‘無疑發生過’的傳聞,用推理小說的手法虛構事實,憑興趣出發寫出來的。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和日本各大學開設新聞講座,今井的文章在大眾傳播原理和編輯論這些學科的教材中已成為造謠惑眾的典型事例。

與有名的‘伊藤律訪問記’一樣,同是巧妙地進行虛構報道的典型。關於報道南京入城式的著名文章,像事先考慮的原稿那樣,其胡說八道也不亞於‘伊藤律訪問記’,對此,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研究室也感到驚訝。“

五島也把今井指責為“急於在特殊報道上立功的蠱惑人心的記者”。

誠然,五島在文中所說的關於報道南京入城式的那篇事先考慮的原稿,是今井根據時間安排,在前一天寫好後拍電報給總社的“虛構報道”。此事,今井本人也打過招呼,總社理應知道是“虛構報道”。新聞記者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寫些像是真有其事的事先考慮的報道和預作推測的訊息,這對五島來說自然也是十分了解的。發表關於南京入城式的虛構報道,這一點,《東京日日新聞》南京分社無疑也負有同樣的責任。因此,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如果把今井的報送視為虛構報道的典型事例,那是考慮到對南京入城式的報道方式問題。關於屠殺事件的報道,是二十年後寫的回憶錄,不是新聞訊息, 因而說它是“虛構報道” 有些可笑。如果一定要說它是“虛構文章”,那末,既然它所寫的是總社所公認的“虛構報道”,是否可以認為用回憶錄方式所寫的報道也是“虛構文章”?新聞研究所的教授們也並不會像五島所說的那樣,斷定今井關於屠殺事件的報道是“虛構文章”吧!

下面,就十二月十六日在揚子江岸邊所發生的各起事件,列舉一些有關資料。

首先是中國人魯甦(發生事件時在警察署工作)的證詞,他的證詞收於南京地方法院檢察宮在遠東國際軍事審判時提出的報告(檢證一七○二)中。

敵軍入城後,將準備退卻的國軍和男女老少難民共五萬七千四百十八人關在幕府山附近的四、五個村莊裡,斷水斷糧。凍死餓死者頗多。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夜間,日本軍用鉛絲將倖存者兩個兩個捆在一起,排列成四行,驅集到下關草鞋峽。然後用機槍對這些人進行掃射,又用刺刀亂戳,最後在屍體上澆上煤油焚化。燒後,把屍骸一個個都扔入揚子江中(《遠速》,五十八號,載前引資料集1,第一四一頁)。

據說,魯甦在巷戰時因中炮彈受傷,躲在幕府山附近的上元門大茅洞裡,他在“咫尺之遠”看到當時悽慘的情景,因而可以說是“目睹這一慘劇的見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