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國上海的浦東還好”。
而在2002年7月,朝鮮已經啟動了面向市場經濟的改革,譬如實行多年的票證制度被取消,政府公務員的薪水調整,等等。
根據計劃,擁有50萬人口的新義州,在13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將有20萬人遷出,楊斌還計劃遷入40萬移民,使得“特區”的公民素質標準是“有知識和能力”、“有開創精神”。
《華爾街日報》引述韓國媒體報道說,“特區”還將建起一道高高的圍牆,以阻止牆外朝鮮其他地區的公民進入。
所有這一切,似乎都是在為新義州“美好的明天”做準備。
至於何以選擇在與中國丹東僅一江之隔的新義州率先開放,外電比較一致的分析是,朝鮮設立新義州特區的根本目的,在於依託整個中國的大市場,吸引韓國和日本外資進入。
這或許也是朝鮮方面任命楊斌這樣一個荷籍華人擔任其特區長官最初動機。有人分析說,一方面楊斌熟悉中國經濟改革的思路和模式,而朝鮮未來可能會參照中國模式;另一方面,楊氏在中國的影響——尤其在民間資本界的影響也為朝方所看重。
事實上,新義州宣佈設立特區以來,丹東市貿易局的那位處長已經接到超過50家國內投資機構或企業打來諮詢電話,並且“有幾家已經開始在那邊(新義州)談了”。“只要有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歐亞農業沒有多少錢,朝鮮政府把地劃給他們,他們就想辦法讓國內的錢過來。”這位處長說。
但是,外界對這個朝鮮特區的前途還是充滿懷疑。
西方媒體引證朝鮮此前兩個自由貿易區羅津和先鋒“並不成功”的例項分析說,除非朝鮮方面“提供有魅力的條件”,否則“外國資本不會進入”。這間媒體分析,同東北亞地區其他的“渴望外資”的城市比較,新義州“沒有什麼優勢”。
丹東市那位處長也說,新義州在道路、電力、工業用水以及現代通訊——基礎設施的各個方面——至少目前都存在很大缺陷,其中又關係到幾十萬人的移民問題,資金落實將十分困難。
而《21世紀環球報道》的記者實地調查發現,新義州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譬如,當地最大的貿易企業僅僅像中國20年前的供銷社,而當地最大的生產企業,也不過只是一些醬油廠。
同樣,對於楊斌本人,觀察者也存在著巨大的疑慮——
韓國媒體的報道說,以農業起家並在房地產業取得成功的楊斌,將首先考慮在“特別行政區”內發展這兩個產業,並把這看作是朝鮮解決其現實存在的物品供給困難的出路。但是另一個問題似乎被忽視了:作為企業家的楊斌,以其企業作為撬動“特區”發展的槓桿,那麼在將來,是一個(中國的)企業將帶動朝鮮地區甚至整個朝鮮的發展,還是朝鮮將以一個地區為代價,製造一個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和房地產企業?
其次,而那一道長長的圍牆,圈起了一個廣闊達132平方公里區域,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超級的傳統的企業。有一家外資的基金經理乾脆就說,這簡直就是一個“烏托邦”。
第三,楊斌能像經營一家企業那樣管理這個特區嗎?這位聲稱有75億人民幣身價的“中國第二富豪”,目前正在遭受著空前的置疑,不僅股市動盪,還面臨著銀行貸款、逃稅漏稅等風險,他的實力是否可靠?
實際上,面對著地圖上那片132平方公里的貧窮的區域,人們不難聯想到當初楊斌在瀋陽西北郊圈下的那片3300畝的土地。
當初,楊斌的夢想是將那3300畝土地修建成人間最美的天堂。但是幾年過去了,楊斌的荷蘭村規模過於龐大,乃至無法收場。
而今,在這片跟香港差不多大的同樣荒蠻的土地上,難道楊斌能修建更大的天堂?
還是推薦您讀一篇文章,那是《21世紀環球報道》的記者安替親歷過新義州和荷蘭村之後所寫,文章的題目就叫《新義州開始資本主義烏托邦試驗》。(見附文12)
5。短命的“特首”
5
楊斌做上“特首”後,道瓊斯通訊社曾報道說:〃大亨楊斌的世界又一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不過,這樣的變化只維持了7天。10月4日,“大亨”楊斌終於真的“出事”了——
就在楊斌頻繁來往於瀋陽與朝鮮之間,準備再次翻雲覆雨的時候,國家有關機構針對楊斌的調查開始了。
而調查的焦點與媒體的報道基本吻合,不外乎這樣幾個問題:非法佔用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