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分工合作(1 / 2)

運7的飛機問題,有時代的運氣原因,也有西飛自身的問題。

說白了是西方搞不清定位。

既想要波音那種大飛機。

又想要支線的小飛機。

而且是從材料製造到整機制造全部在一個區域內完成的。

西飛自身就是一個航空圈子。

這符合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因為交通問題,沒辦法整合全國的資源。

現在要做精品,怎麼能做得好!

所以,航空產業得拆分啊!

現代社會就是不斷的對綜合職不斷細化的過程。

你想著什麼都做好,反而容易什麼都做不好。

把飛機的各個部位拆分開來,反而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楊傑自己把研究所和6032研究所分成兩個部分。

前者是大眾航空航電研究院。

後者是軍民合資的鵬城飛行器動力公司,簡稱鵬飛,主要負責製造發動機。

這樣雙方的技術員可以相互發揮各自的擅長領域。

大眾飛機的研究方向就是3款飛機,運十-100型(146飛機),運十-200型(原本運十),運十-500型(仿照波音747)。

鵬飛的發動機研究方向則是5大款+1個不記名的發動機。

霍尼韋爾t55渦軸發動機(4200千瓦功率),外包給昌飛研究。

逆向萊康明502發動機的渦槳版本(3700千瓦功率)。

運十-100型用的,萊康明502渦輪風扇發動機(30千牛)。

運十-200型用的,渦扇8渦輪風扇發動機(80千牛)。

波音747-s用的,普惠jt9d渦輪風扇發動機(220千牛)。

最後一個是f14用的,普惠tf-30-p-414a型向量發動機(軍用)。

渦扇發動機是有風扇,可以計算相對應的最大推力資料。

而直升機的渦軸,支線客機的渦槳,缺少螺旋槳的資料。

所以只能單純的計算理論上的功率。

楊傑能擴充套件這麼多的發動機型別,其實還有最關鍵的一點。

養八十年代的專家成本太低了。

說一句不中聽的話。

搞研究的專家,確實是比不過賣茶葉蛋的小販。

有些研究員甚至飯都吃不飽。

計劃經濟的消散,很多研究院都失去了上面扶持的資金來源。

搞了一輩子的空氣動力學,最後只能選擇在附近荒山上種菜。

也許他們的技術確實是過時了,但不應該就此凋零。

楊傑能做的,就是把這些找出來,以鵬飛的名義整合資源。

至於運十-200的其它部件,那就交給同行去做了。

全國各地的飛行器研究基地,每個人都安排一點任務,這樣大家都能吃飽飯。

至於生產出來的飛機有問題,楊傑一掃就清楚了。

回頭通知他們改進,然後自己花一點點小錢修整。

確保每一架飛機都是完好的。

這就是運十飛機成功的秘訣。

雖然前幾年比較依賴楊傑,但現在已經逐漸的不需要他了。

飛機的完善程度已經越來越好了。

除了有些時候,工廠實在是造不過來,他才會復刻一下。

南航在運營了2架後,很滿意,果斷提交了後續的訂單計劃。

分別是90年訂購2架,91年訂購3架。

這就是傳說中的意向訂單。

金巧慧:“楊總,新疆航空馬總來訪。”

楊傑立馬起身:“是嗎,稍等,我親自迎接。”

新疆航空,倒不是說負責人就是新疆人。

其實馬總是個東北大漢,空軍軍轉民的那種。

北方航空有純正的麥道,東航,南航有波音。

新疆那就是全世界飛機大混合。

他們沒有錢啊,所以只能拿別人不要的二手飛機鼓搗鼓搗。

反正沒有見過什麼一手貨的飛機。

這樣的航司要做大做強,太難了。

新疆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航空業。

除了孤零零的鐵路外,很多公路都容易被風沙阻隔。

還有就是這會加油站不多,其中半路沒油了,都找不到人加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