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山西等地的供應,恐怕全國會發生煤礦荒。”
文華殿裡,工部尚書宋禮擔憂的說道。
從洪武二十五年算起,大明的工業化已經進入了第三十個年頭,發生了以往不敢想象的變化,人們都認識到了工業化的偉力,哪怕是社學的孩童也把工業化掛在嘴上。
工業化的核心是能源,大明的能源就是煤礦。
“雖然海運已經發達,高麗到大明的煤礦運輸成本壓到了極致,可是比較起鐵道,繼續發展山西的煤礦業,優勢仍然是無法比擬的。”
夏原吉也提出了他的想法。
不過比較起尚書宋禮,夏原吉格外的低調。
這位歷史上以治水出名的官員,也是主推擴張運河工程的官員之一,因為這件事的理虧,他有些不自信起來。
朱高熾當然知道他們的想法。
但是他要考慮為後代留下豐富的“遺產”。
後世都說米國如何云云,其實在朱高熾看來,米國的確很多方面做的不錯,可要是說米國有多麼的先進,朱高熾卻不以為然。
米國的運轉效率太低下,對於世界能源的浪費是最嚴重的國家,同樣的十分能源十分效果,米國只能做到十分能源五分效果。
米國之所以富強,主要是因為米國佔據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人均各類資源太豐富了,而不是米國有多麼的先進。反觀東方,千年前的關中無疑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可因為上千年的開發,無疑沒有了最初的富饒資源。
但是有一條米國在上個世紀做的還不錯。
藉助他的優勢,本國主要使用世界上的資源,卻把本國的能源存下來。
只是呢,才多少年而已,具備如此多海量優勢的米國,竟然已經難以為繼,放開了限制本國能源開採的政令,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大產油國。
簡而言之,敗家的速度太快了。
而保持自身文明優勢,取長補短,立足當下,全力發展,齊心奮進,如此的中國,方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讓對手無奈令人崩潰的存在。
因此朱高熾耐心的解釋。
“山西行省的煤礦資源看起來是無限的,當下也的確如此,但是我認為是有限的,開採了一分,後世子孫就少了一分。”
朱高熾說了個開頭,宋禮等人眼睛一亮,聰明人仍然是聰明人。
“煤礦不是大明的特產,我相信全天下煤礦豐富地區的不少,我們用完了,別人還有,那就是對子孫留下了隱患,所以我們需要兩條腿走路。”
“第一條是勘探天下的煤礦資源,任何煤礦資源豐富的地區,我們要佔據下來,第二條就是優先發展本土以外的煤礦,儘量為後世子孫打造更寬裕的條件。”
中華民族有個傳統,為了家族可以貢獻一切,這個家族當然是子孫後代。
乃至後世的時候,已經不缺吃不缺穿,之所以仍然保持奮進,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們,希望能為孩子們留下更多的財富。
代代薪火相傳,所以中華民族無論去了什麼地方,無論是在非洲的原始森林裡,還是被販賣去美洲,哪怕受到排擠和打壓,可要不了多少代人,仍然成為當地富庶的群體之一。
那麼朱高熾提出的思路,同樣沒有人再提出反對。
如何轉移煤礦業發展,卻避免就業機會的外移,不出現損害自身利益而補足別人好處的現象,成為了朝廷們討論的事情。
如果換成商人群體,他們必然是反對的,因為這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最心慌的是國內的煤礦商人們。
三十年下來,大明誰最有錢?。
煤場主最有錢。
還沒有上社學的孩子都能回答這個問題。
靠著煤礦業的興起,國內的煤場主們成為了最有錢的人,守著聚寶盆不愁煤礦賣不出去,太過得天獨厚的條件,讓煤場主們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國內最有名的商行,例如合記、合眾等,合眾的主產不是煤礦業,合記也早就轉型,不再是傳統的煤礦商行,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煥發出了別樣的光彩。
二十年前最厲害的張家煤礦因為遺產稅的問題煙消雲散。
十年前,北平的大周東家同樣因為遺產稅的問題,家族破滅,煤礦被拍賣。
國內的商人們無法反對遺產稅,已經開始了接受。
可是朝廷的新訊息傳出後,許多的商人睡不著覺了,反觀國外的商人們幸災樂禍,嘲笑聲音最大的就有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