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諸佛所 常修梵行
於無量劫 奉持佛法
諸佛滅後 起七寶塔
長表金剎 華香伎樂
而以供養 諸佛塔廟
這以下說明,重頌目犍連尊者。“舍是身已”,就是在今生這個阿羅漢的身體結束以後。因為他回小向大,已經迴歸到清淨心、菩提願了,所以他這個時候以菩提願力的力量,得見八千二百萬億諸佛。他為了佛道故,就供養恭敬,於諸佛所,一方面供養,一方面常修梵行。這個梵行特別指的是他的持戒跟修定。於無量劫,又能夠“奉持佛法”。這個奉持,包括他自身的奉持,也包括他弘揚佛法的奉持,奉持中道的佛法。
在諸佛滅度以後,他又能夠起七寶塔,來供養舍利子。怎麼個供養呢?“長表金剎。”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這個“長表”指的是,供舍利子,他是先蓋一個寶塔;這寶塔的最高的地方,他放了一個黃金的柱子,叫做長表。那麼這個柱子幹什麼用呢?金剎,這個柱子上面就懸掛著黃金做的幡蓋,就把那個幡蓋透過柱子掛得高高的,那表示對佛陀舍利子的恭敬供養。還有各式各樣的“華香伎樂,而以供養諸佛塔廟”。
這個因地我們說明一下。其實,成就初地以後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你選擇簡單方式的成佛,那你就直接到穢土成佛。你不用大費周章去成熟眾生、莊嚴佛土,你就像上一次釋迦牟尼佛這樣子,就直接隨順眾生的業力,眾生在哪裡投胎,你就跟著眾生投胎,叫做八相成道。就是假借一個母胎,來到人世間,陪著眾生成長,陪著眾生生老病死,然後從這個地方弘法。那叫做穢土成佛。穢土成佛的重點在於大悲示現,所以他本身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莊嚴一個國土,然後再把眾生接到這個國土來,所以他的因地時間比較短。這個是穢土成佛。比方說,我們這一界的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他這一次的應化是選擇穢土。
你如果選擇淨土成佛,那過程就很複雜了。你這個菩薩要先到諸佛國土去參觀一下:這個國土空中飄出各式各樣的寶華,這個好,我就發願,我以後的國土空中一定要下出清淨、莊嚴的寶華;這個國土的每一個天人、菩薩身上都有各式各樣的光明,這個對修行也有好處,可以攝受眾生!所以你就怎麼樣呢?你就收集所有國土的好處,你就一一地發願。當然,你願發得越多,那你這一期的應身佛的時間就拉的越長,因為你要準備好國土,眾生才能投胎的。這個時候你對於你的未來的國土的正報、依報有什麼要求,你就廣泛親近諸佛以後,你認為很重要的事項都把它抓過來,然後就發願,發四十八願、發二十四願。然後你就開始行六度,去把這個願填滿,一一地填滿。填滿以後還有一件事要做,跟眾生結緣。你不能創造一個國土沒人投胎啊!所以你就必須同時以你的同願同行去招感跟你有緣的眾生。你喜歡修光明,剛好有些人也喜歡修光明,他就跟著你走;那你喜歡修禪定、修神通,這些人也喜歡跟你。所以,淨土成佛,他必須要創造清淨的國土,還要招感跟他志同道合的同願同行的眷屬。等到這兩個都成熟了,這個佛土就可以出現了,他的佛身也可以出現了。是這樣子來的。這個就是他的因地。
醜二、頌得果壽命
漸漸具足 菩薩道已
於意樂國 而得作佛
號多摩羅 栴檀之香
其佛壽命 二十四劫
目犍連尊者的因地,他的特色就是廣修供養,當然他也用廣修供養來號召他那些眷屬。一方面親近諸佛,一方面廣度眾生,慢慢地具足菩薩道已,就在意樂國成佛。就是這些國特別喜歡神通,得神通得自在,號曰多摩羅跋栴檀之香。他的佛,放出香氣,用香氣來攝受眾生。其佛壽命,二十四小劫,相當的長。
丑三、頌眷屬眾多
常為天人 演說佛道
聲聞無量 如恆河沙
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
菩薩無數 志固精進
於佛智慧 皆不退轉
多摩羅跋栴檀香佛平常“常為天人演說佛道”,經常跑到凡聖同居土,為天人來演說大乘的菩提心、六度法門。這當中他所攝受的聲聞眾生是“無量無邊,如恆河沙”,而且這些聲聞眾都是俱解脫的,不但證得我空,還深入禪定,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都有大威德。有大威德,要有禪定才有威德。那麼他的菩薩也是一樣,“志固精進”,菩提心特別堅固,於中道的智慧皆得不退轉。
醜四、頌法運正像
佛滅度後 正法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