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伸手,“打擾韓導拍戲了,今天來探班,給劇組帶了下午茶,待會兒韓導也嚐嚐?”
“好。”韓宿客氣道,“小嬴啊,我知道,你的《功夫》很有想象力。”
簡單打過招呼,兩人又回到了沈天星休息的地方。
嬴佳拿起沈天星的劇本,仔仔細細讀了一遍。
劇本是現實主義風格,和嬴佳拍的電影區別甚大。
嬴佳目前拍攝的電影都是商業片,更多的是放大情緒,帶給觀眾刺激,而現實主義電影重在展示,展現故事,展現事實,推動觀眾思考。
《筆架山》的故事底色是麻木,人物底色也是麻木。
男女主是麻木地忍受,前妻是麻木地掙扎。
這樣的故事要求演員的表演收斂而細膩。
就像沈天星這場戲,她遇到自己前夫的時候,會有錯愕嗎?
也許會有,但是錯愕稍縱即逝,這麼久的情人生涯,她對道德的感受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她的本性已經被繁華磨滅了。
所以,她會驚訝一瞬,然後繼續回頭,對著大款嬌媚一笑。
但表演細膩了,觀眾該如何解讀情緒呢?
這就需要場景的烘托了。
韓宿的場景佈置恰如其分,道路四周被推倒的房屋,維修中的道路,粉碎的鋼筋水泥,都代表著前妻的內心已經荒蕪一片了。
《筆架山》是個好本子,前妻的角色內涵很深。
演好這個角色,一部封神不是不可能。
嬴佳合上劇本,看向沈天星。
她在考慮要不要插手。
畢竟這是在別人的劇組,她一個外來導演給演員講戲,不是在打韓宿的臉嗎?
沈天星歪頭,“嬴導,要教教我怎麼演王琴嗎?”
打臉就打臉吧。
嬴佳向沈天星伸出手,掌心朝上,“那星姐要跟我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