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飯燒得不錯,色香味俱全,完全不輸麗安飯店裡的廚子,我想問問你師承哪裡?”
“哦,我爸也是一廚子,我打小就跟在他後頭在案板前忙活。我十幾歲時,經人介紹,進一家小酒樓當學徒,後來啊,又跑紅星第三軋鋼廠,當了個食堂班長。”
劇中,傻柱不僅會得一手好川菜,同時,還習得一門家傳手藝---譚家菜。
譚家菜,因譚家祖上出過一名榜眼,別名榜眼菜,它隸屬於官府菜,記載的菜品達300種之多,烹飪方法以燒、燉、煨、靠、蒸為主。
譚家菜講究返璞歸真,追求本味,是以,烹製時不會加過多的香辛料,儘可能做到吃雞品雞味,吃魚品魚鮮。
但是,譚家菜用料異常昂貴。
燕窩、鮑魚、海參、魚翅等,可是基礎菜品,光魚翅,就羅列了上十種菜品。
比如三絲魚翅、蟹黃魚翅、砂鍋魚翅、清燉魚翅、濃湯魚翅、黃燜魚翅等等。
譚家菜漸漸淡出人們視野,跟其用料有很大的關係。
劇中,滿臉老人斑的何大清,回到四合院後,竟恬不知恥追求同和譚家菜有點關係的婁小娥母親。
更奇葩的是,他還把人追到手了。
不得不說,何大清追女人手段,甩親兒子八條街。
老了老了,還能回一下春。
“你會做西點嗎?”蔣夫人問道。
西點,西式麵點,西餅、曲奇、蛋撻、麵包、蛋糕、泡芙等,都屬於西點。
何雨柱搖了搖頭,“還真不會整西點,沒接觸過那玩意。”
蔣夫人眸中閃過一絲失落,“那個雪團似的點心,你是怎麼做出來的?”
“哦,就是---”
蔣夫人纖指輕挑,截斷了他的話,抄起本子和鋼筆,道:“可以講了,記住,要按步驟講。”
“成!”何雨柱抬眸回憶了一番,“第一步,打幾顆雞蛋,只取蛋白部分,加綿白糖打發至奶油狀。”
“第二步,土豆澱粉、玉米澱粉、水,按1:1:3比例,調一碗澱粉水。”
“第三步,起鍋燒油,油熱後,下球形蛋白,炸至蓬鬆、定型立刻撈出。”
“第四步,用紙吸掉‘雪團’表面油脂,過一遍澱粉水,復炸至酥脆,再撒上一層糖霜即可。”
何雨柱每念一句,蔣夫人就在本子上寫下一句,還時不時抬頭認真盯人看,生怕漏掉丁點資訊。
唸完,何雨柱飲了一口茶水潤潤嗓子,“蔣夫人,您...這是在做什麼?”
“哦,最近有一舊同事登門拜訪,央我撰寫一篇美食創意稿。”
“四九日報的?”
下車之前,小伍提過一嘴,稱蔣夫人在四九日報做過工。
“猜的!”
“還挺聰明!跟你商量個事,我想以‘雪團點心’為主題,寫一篇美食稿,你是創始人,你同意我這麼做嗎?”
“會寫創始人名字嗎?”
“會的!”
“能匿名嗎?”
“為什麼?”
多好的出名機會,上了日報,也有利於評級吶。
何雨柱言簡意賅,“因為不想。夫人,您寫稿時勞煩不要提到生日宴、紅星軋鋼廠、食堂等字眼。”
蔣夫人雖不理解,但還是尊重他的意見,“行吧!”
之後,二人又溝通了一些做菜細節,何雨柱便起身離開了。
他跟著小伍下樓來到前院車庫,剛開啟汽車車門,又冒出一攔路的---蔣毅。
“柱子同志,我正好要去東城區辦事,你要不坐我的車回吧!”
“你的車?”
蔣毅抬手指向牆邊的幸福250,“喏,就是那輛,騎著可帶勁了。”
何雨柱掃了一眼深紅色的車身,默默關上了車門,“好,那就先謝謝嘍。”
蔣毅朝小伍比了個‘快走’的手勢,小伍立刻識趣的回了別墅。
何雨柱答應換車,一是想體驗曾經紅極一時幸福250的推進感,二是察覺出蔣毅找他有事要談。
嘟嘟---
一陣轟鳴聲之後,摩托車發動了。
何雨柱頭髮盡數往後飄,勁風穿透衣服肆意刮掃人的肌膚,讓他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真實’飛翔感覺。
但是,摩托車沒往東城區方向走,它一路往北,來到郊區一低窪的河床上。
河床上長滿雜草,尤以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