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的就回去,明天一早再回來就行。
但大部分人走不了,離得遠,不夠折騰的。
建修隊靈活一點,給大家放了假,讓他們下午走,明天中午再回來。鄭國強作為轉業軍人、副隊長、一個沒有家的男人,主動留了下來,充當建修隊的門面。
大年三十,總要吃頓餃子,工地臨時食堂也準備了餃子餡和麵。做飯的師傅把餡和麵分給大家,“想吃自己包,我們實在忙不過來了。”
這麼多人,得捏多少餃子啊!現在的人飯量大,尤其是從事重體力勞動的男人,吃餃子都是五十個起步,他們把手捏廢了也供不上吃。
有的人來的早,還能有地方擀皮捏餃子,來得晚的就沒轍了。
鄭國強過來的時候,已經徹底沒他的地方了。
他又不想和那麼多人擠在一起,沒辦法,只好端了一點餡拿了一塊麵走了。
回到自己的土窩子旁邊,鄭國強坐在那兒發了會呆,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現在是巧男難為無鍋無案板無擀麵杖之餃子!
好在他還有個自己帶來的小泥爐子,為了喝熱水方便還帶來個燒水用的吊子。
發了會呆,長舒一口氣,鄭國強拿起大鐵鍁去洗了好幾遍,把鐵鍁洗的乾乾淨淨。然後,他把麵糰分成兩塊,一塊拍成餅,放在鐵鍁上壓了壓,然後把餡全都倒在上面,又把另一塊麵團拍成餅蓋在上面,用手壓了壓邊,一個薄厚不均、形狀巨難看的餡餅就做好了。
然後,他把鐵鍁放在爐子上,開始烤餡餅。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鍋沒有案板沒有擀麵杖,他也得把飯吃到嘴裡,吃不上餃子,那就吃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