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小謝是個天才嗎?(1 / 2)

烤好了以後,鄭國強咬了一口,最外面糊了,有點發苦,麵餅沒熟透,裡面還有點黏黏糊糊,餡料更是甭提,基本上還是生的。

鄭國強一口一口,面無表情地吃了下去。

他告訴自己,從小到大,他什麼苦沒吃過,鬧饑荒的時候,啃過樹皮,啃過草根,和那時候比,現在已經好多了。

爺爺還活著的時候總是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一直堅信這一點的。爺爺並沒有具體講什麼是“人上人”,在他老人家眼裡,把日子過好了,比大部分人強,那就是人上人了,不一定非得大富大貴。

後來,他慢慢長大了,開始思考怎樣成為“人上人”。一開始他想的是念書,一直念下去,直到去上大學,就跟王華清的侄子一樣。

但是他在唸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竭盡全力才勉強考上了公社初中,想考縣裡的高中卻是不可能了,考不上。

他只好換了一條路,去當兵。農村孩子,想要出人頭地,也就這兩條路可以走。

後面一條本來走得挺順當的,他甚至有一種預感,他會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退休。

但是沒想到,突然之間,這條路就走到了死衚衕。

萬幸轉業後還有份工作,雖然艱苦了點,但畢竟是鐵飯碗,還是有很多人羨慕的。這也勉強能算是“人上人”吧?

這是獨屬於鄭國強的憶苦思甜飯。

他吃了餡餅,又喝了碗水,就鑽進土窩子裡睡覺去了,養好精神,明天還要開工。

過完年,大家接著忙忙碌碌。

潘長青的研究天賦,加上有後世知識儲備的謝贇,兩個人算是強強聯合,他們首先做的是特種鋼材的研究,進展很快,可惜,他們倆只能做理論研究,用各種公式推演,要想實踐、出具體成果,就得想別的辦法。

潘長青考了考謝贇,發現她對於整個研究過程瞭如指掌,單獨出去也能把事情彙報清楚,便笑道:“這就好辦了。”

謝贇頓時有了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潘長青說:“以你的名義給冶金工業部寫信,彙報這些研究成果,你是貧下中農,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勤于思考,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攻克了特種鋼材的問題,你會被樹典型的。”

謝贇眼角嘴角都開始抽搐。她一個搞宣傳工作的,能攻克這樣的難題,未免也太厲害了吧!

“我難道是個不世出的天才嗎?”

潘長青一拍桌子,“對了!就是這個意思。你就是個天才!你要相信天才是真的存在的。你快寫信,我把資料、研究過程都整理出來,交給他們之後,讓他們自己委派鋼鐵廠去試驗。”

“他們會叫我去京城做彙報嗎?”

“有可能,還有一種可能,他們自己把研究成果做出來,全當沒你這個人。”

“那我們不就被人摘桃子了?”

“摘就摘唄,別在乎那些。那不重要。”

謝贇:“……”

她看了看團隊裡的其他人,發現大家都是一個意思。

雖然自認沒有那麼高風亮節,心裡還有點憤憤不平,但謝贇還是動筆寫信了。

為了做這些研究,潘長青和幾位專家日以繼夜、廢寢忘食,他們是真的把國家放在了第一位,謝贇怎麼能辜負他們的心意呢!

他們這個研究搞得十分宏大,涉及到鋼鐵產業的方方面面。其實謝贇並不太確定冶金工業部會不會重視。誰會相信一個小小的高中畢業生能想出這麼多東西?

但是研究少了還真不行。

國內的鋼鐵生產工藝十分落後,產量倒是逐年提升,但是質量不太行,品種也太單一。

鋼鐵工業作為基礎工業,如果這個搞不好,那別的工業發展都會受到掣肘。

哎呀,不能想,任何事情,只要一想,就得從零開始,哪個環節都需要改進,哪兒哪兒都是問題。

真愁人。

從零起步是最難的!

謝贇以貧下中農的身份寫了一封十分革命的信,宣揚了貧下中農要為國家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備戰的決心和毅力,並附上了研究成果,寄到了冶金工業部。

她寄出去的論文是自己另抄的一份,潘長青他們寫的原件被她妥善儲存了起來。

她跟潘長青說:“這種情況是暫時的,等到以後局面好轉,您和大家的努力一定會被人民知道的。現在我厚著臉皮先把功勞攬到我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