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2 / 4)

小說:名妓卷 作者:白寒

她聽說聯軍的司令是瓦德西時,她懷著忑忐的心情,鼓足了勇氣,向一位德國軍官說明了緣由,終於在紫禁城內的儀鑾殿上見到了昔日的情人。十二年的闊別,瓦德西已由當年的陸軍中尉,變成了威風八面的將軍。瓦德西春風滿面,意氣風發地走上前來審視著賽金花。二十九歲的女人活像是一隻熟透的水蜜桃,兩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當年俄國葉爾丹公園的一切又浮現在眼前。鴛夢重溫,分外歡愉,皇宮大內的儀鑾殿成了瓦德西的溫柔鄉,慈禧太后的龍床,成了賽金花迎戰聯軍統帥的又一個脂粉戰場。第一次見面,瓦德西送給賽金花的見面禮是兩套青緞子繡花的夾衣裳,另外還有一個小箱子,裡面裝著一千塊現大洋。從此繾倦日深。

八國聯軍進佔北京之初瘋狂燒殺擄掠,清廷的留守諸大臣,只能瞠目結舌,徒喚奈何。賽金花斥之於瓦德西,促瓦德西整飭紀律,制止士兵的淫亂搶掠,凡有關聯軍想使中國人難堪的事,她一定在瓦德西面前力爭,使北京城的治安獲得相當程度的恢復。北京城百姓生命財產,因此保全了不少。

當時瓦德西要賽金花為聯軍收購軍糧,琉璃廠羅家大院內設立了採購糧秣辦事處,所有的事情便都由賽金花作保。賽金花時常騎著駿馬與瓦德西並轡或徜徉在風景名勝,或在市井通衢巡視,多少華洋糾紛,在賽金花櫻唇初動時,消解於無形。“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爭傳賽金花。”此時的賽金花幾乎成了人們心目中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名公巨卿,王孫公子,紛紛與她攀交情,敘舊誼。對賽金花禮敬有加,而賽金花對當時和議的達成,八國聯軍退出北京城一事出力尤多。不圖朝局的轉變,民生的利鈍,不在袞袞諸公之手,而系在一個妓女的手中,這恐怕也是早已不知逃到了什麼地方的慈禧做夢也想不到的。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後,清廷是一心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的。慈禧太后裹脅著光緒帝狼狽逃到西安,惟恐八國聯軍一個勁兒地向西進攻,於是一面頒佈罪已詔以平民憤,一面更積極地設法和聯軍議和,派出了以李鴻章為主的豪華議和代表團。內中包括慶親王奕劻,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可在議和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義和團所殺,他的夫人傷心至極,揚言要把慈禧太后這個老女人剁成一塊一塊的,曬成肉乾帶回國去,因而議和的先決條件在聯軍這邊就是:“光緒賠罪,慈禧抵命。”這苛刻的條件使李鴻章一籌莫展,在旁人的指點下,他不恥下問,找到了當時儀鑾殿的紅人,當日在上海的舊識賽金花,懇切相托。於是賽金花使出渾身解數,先是說服了瓦德西,接著對克林德夫人苦苦相勸,終於以在克林德遇害的東單牌樓附近豎一座紀念碑為條件,消除了和議中的阻礙,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終於在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簽訂。

關於賽金花與瓦德西在北京城裡的事情,還有兩件值得一記。一件是儀鸞殿失火,住在瓦德西鄰室的德軍參謀長等人部被濃煙嗆死,瓦德西與賽金花正在慈禧的龍床上顛鸞倒鳳,來不及穿好衣服,瓦德西抱起賽金花,赤裸裸地跑出殿外,成為北京市民茶餘飯後的笑談。另一件是賽金花夜裡騎馬返家,馬驚狂奔,在韓家譚那個地方把賽金花掉了下來,賽金花調養了好一段時間,終於落下個腰痛的毛病。《驢背集》中有這樣一首小詩對賽金花與瓦德西在北京城的生活進行描述:

月明秋梧葉葉霜,禁廷雙宿野鴛鴦;

韋娘半老風情在,十斛明珠負石郎。

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由西安迴鑾後,賽金花原想大家可能還會為她表一表功的,可那班王公大臣都只顧自己爭相表功獻媚,根本就忘記了她的存在,即使有一兩個人記得,又怎麼肯把和議這天大的功勞分享給一個青樓女子。賽金花知道自己已難容於“清議”,於是改名傅玉蓮,在陝西巷內重起爐灶,幹那妓女的營生,便又有那當權的大臣,如洪鈞的同窗好友孫家鼐,洪鈞的兒女親家陸潤祥容不得她在京城裡出醜,丟人現眼。為了替死去洪鈞老狀元遮醜,藉著旗下一個叫鳳玲的姑娘服食鴉片自殺,解散了賽金花的“金花班”,把賽金花趕出北京城,勒令她返回原藉蘇州。

賽金花已被當作骯髒無用的東西拋棄,她離開京城的時候,想起過去那些求地的人,現在誰也不看她,誰也不想她,她的眼淚開始在眼圈裡面閃爍,接著兩顆豆大的淚珠奪眶而出,慢慢地順著面頰滾下來。淚珠源源不斷地湧出,而且越流越快,賽金花坐在離京的車上,在車輪單調的吱呀聲中,眼睛直勾勾的。她但願別人都不要看她,她想到人們看她時那鄙夷的神情,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