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貪局內,燈光如豆,在深沉的夜色中倔強地閃爍著,彷彿也在和侯亮平一同堅守著對真相的探尋。侯亮平獨自坐在辦公桌前,周圍堆滿了資料,電腦螢幕散發的幽光映照著他那張寫滿專注與疲憊的臉。他已經連續奮戰了好幾個小時,眼睛佈滿血絲,卻仍死死盯著螢幕上網友的評論,逐字逐句地分析,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窗外,城市的喧囂早已沉寂,偶爾有車輛疾馳而過,劃破夜空的寂靜。侯亮平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伸手去拿旁邊的咖啡杯,卻發現杯子早已見底。就在他準備起身再倒一杯時,一行評論如同一道閃電劃過他的眼簾:“你們看啊,這科研所裡那些裝置,還有他們行事的神秘勁兒,會不會在搞非法的軍事科研專案?感覺水很深啊!”
侯亮平的手猛地僵在半空,心中那團因調查受阻而幾近熄滅的懷疑火苗,“噌”
地一下又熊熊燃燒起來。“非法軍事科研專案?”
他喃喃自語,眉頭緊鎖,腦海中瞬間閃過之前在科研所看到的種種場景:那些高大精密、用途不明的儀器,孫連城對某些關鍵資訊的守口如瓶,還有科研所嚴密的安保措施,這一切似乎都隱隱指向一個不尋常的方向。
“難道孫連城真的在打著科研的幌子,暗中進行非法軍事科研?倘若如此,那問題可就嚴重了,不僅涉及違法犯罪,更關乎國家安全。”
侯亮平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冷峻與堅定。他深知,一旦與軍事科研牽扯上關係,事情的性質將截然不同,必須徹查到底。
侯亮平迅速將這條關鍵評論截圖儲存,然後起身在辦公室內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彷彿踏在緊繃的心絃上。他思索著接下來的調查方向,一方面,要從科研所的裝置採購源頭入手,檢視那些高階儀器是否有流入非法軍事用途的可能;另一方面,得重新排查科研所的人員背景,尤其是涉及敏感專案的科研人員,看是否與軍方或境外勢力有隱秘聯絡。
與此同時,科研所內也是一片死寂。孫連城獨自坐在辦公室,望著窗外深沉的夜色,滿心憂慮。網路輿論的風波雖暫時看似平息,可他心裡清楚,這只是表象,暗流依舊湧動。那篇無端指責的商業媒體報道,像一根刺紮在他的心頭,讓他寢食難安。他擔心這會引發更多負面猜測,給科研所帶來滅頂之災。
“我們一心撲在科研上,只為推動科技進步,造福社會,怎麼就招來這麼多無端是非?”
孫連城無奈地嘆了口氣,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憊與迷茫。他想起那些為科研付出心血的同事們,還有家人期盼的目光,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科研所,不能讓大家的努力付諸東流。
清晨,第一縷陽光艱難地穿透雲層,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卻未能驅散籠罩在科研所上空的陰霾。侯亮平帶著助手,再次踏入科研所。這次,他的眼神中多了幾分犀利與探尋,目標明確地直奔存放大型科研裝置的倉庫。
倉庫內,光線昏暗,各種儀器裝置在陰影中若隱若現,散發著神秘的氣息。侯亮平沿著過道緩緩前行,仔細觀察著每一臺裝置,手中的強光手電筒照亮了儀器上的銘牌和引數標識。他不時對照著手中的資料,檢視裝置的採購來源、用途說明以及技術指標,試圖從中找到與軍事科研相關的破綻。
“侯局長,您看這臺裝置,是從國外一家知名科研儀器公司進口的,專門用於高精度材料分析,所有手續都齊全合法。”
助手在一旁指著一臺大型分析儀說道。侯亮平微微皺眉,沒有說話,繼續向前走去。他心裡清楚,表面合法的手續並不代表背後沒有貓膩,有些非法交易往往隱藏得很深。
在檢查過程中,侯亮平發現了一臺外形奇特、構造複雜的能量轉換裝置。它的外觀設計與常見的民用科研裝置有所不同,線條更加硬朗,防護外殼也更為厚重。侯亮平心中一動,走上前,戴上手套,輕輕觸控著裝置的外殼,感受著它冰冷的質感。
“這臺裝置看起來不一般,你們平時主要用它做什麼實驗?”
侯亮平轉頭問旁邊的科研人員。科研人員神色略顯慌張,猶豫了一下,回答道:“侯局長,這是我們用於新能源開發的關鍵裝置,透過特殊的能量轉換技術,試圖突破現有能源瓶頸,為未來能源供應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侯亮平敏銳地察覺到科研人員的異樣,眼神緊緊盯著他,追問道:“那為什麼它的外觀設計和民用裝置差別這麼大?還有,據我所知,一般的新能源開發專案不需要如此高等級的防護措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