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敢在這節骨眼上興風作浪,我一定不會放過(1 / 2)

科研所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悶熱午後,讓人喘不過氣。孫連城坐在辦公桌前,雙眼佈滿血絲,緊盯著電腦螢幕上那不斷滾動重新整理的網路輿情資訊,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輕輕敲擊,發出沉悶而雜亂的聲響。螢幕的冷光映在他疲憊且焦慮的臉上,愈發顯得他神色憔悴。

他深知,此刻若不迅速採取行動,外界洶湧的輿論浪潮將會把科研所徹底淹沒。於是,他迅速召集了所裡擅長公關事務的幾位同事,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從現在起,大家分成兩組。一組密切關注網路輿情走向,每半小時向我彙報一次熱度最高的言論和輿論風向變化;另一組,趕緊整理咱們所裡一些已公開、無保密風險的科研專案詳細資料,配上通俗易懂的講解,準備對外發布,務必平息外界這些無端猜測。”

同事們面色凝重地點頭應下,旋即快步離開辦公室,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孫連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澀的太陽穴,心中默默祈禱這一舉措能奏效。他想起科研所一路走來的艱辛,那些日夜顛倒的實驗、四處奔波拉來的科研經費,還有科研人員們滿懷熱忱的付出,絕不能讓這一切毀於一旦。

與此同時,侯亮平在反貪局內也緊鑼密鼓地忙碌著。他同樣意識到,這場網路熱議或許是打破調查僵局的一個契機。他坐在會議室裡,面前的長桌上鋪滿了列印出來的網友評論截圖、各大平臺關於科研所話題的資料分析報告,以及之前調查積累的厚厚的資料卷宗。他的手指沿著網友評論一行行劃過,眼神專注而銳利,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暗藏玄機的字眼。

“這個網友說看到科研所裡有類似能量轉換裝置的大型裝置,會不會與孫連城之前提到的神秘專案有關?還有這個,聲稱認識科研所離職人員,爆料經費使用有問題,得趕緊核實……”

侯亮平喃喃自語,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關鍵資訊,心中暗自慶幸網路輿論這把雙刃劍,雖給科研所帶來麻煩,卻也為他的調查開啟了新的突破口。

午後的陽光熾熱而刺眼,毫無保留地傾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科研所外,聚集的自媒體博主和圍觀群眾越來越多,他們像一群嗡嗡亂飛的蒼蠅,在門口喧鬧、叫嚷,試圖衝破保安的防線,一探究竟。保安們滿頭大汗,組成人牆,竭力阻攔,臉上寫滿了無奈與疲憊。

“你們科研所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啊?快給大家透露透露!”

“就是,別掖著藏著了,納稅人的錢供著你們,總得讓我們知道都幹了啥!”

叫嚷聲此起彼伏,讓本就酷熱難耐的空氣愈發燥熱。而科研所內,負責輿情監測的小組正爭分奪秒地工作。一位年輕同事緊盯電腦螢幕,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滴在鍵盤上,他也顧不上擦拭,口中焦急地念叨:“這輿論熱度還在漲,負面猜測越來越多,得趕緊想辦法啊!”

另一邊,資料整理小組也在加班加點。他們翻閱大量科研檔案,篩選出合適的專案資料,再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重新編輯,力求讓普通大眾也能看懂。“這個新能源材料研發專案不錯,成果顯著,又不涉及核心機密,重點介紹這個,應該能轉移下公眾注意力。”

一位資深研究員邊說邊快速敲擊鍵盤,撰寫介紹文案。

孫連城在各個辦公室之間穿梭,檢查工作進度,不時給大家打氣:“大家穩住,我們一定能度過這次難關。只要撐過這陣輿論風暴,後續科研工作就能重回正軌。”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在走廊裡迴盪,給焦慮的科研人員們帶來一絲慰藉。

傍晚時分,橙紅色的晚霞如火焰般燃燒在天邊,給整個城市披上了一層絢麗卻又略顯詭異的外衣。科研所終於準備好了對外發布的資料,孫連城仔細稽核後,深吸一口氣,按下了釋出鍵。這些資料透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賬號等多渠道迅速傳播開來,介紹了科研所近期幾個常規科研專案的研究方向、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對社會民生的潛在貢獻。

一時間,網路上的輿論風向有了些許轉變。部分理性的網友開始閱讀並轉發這些資料,留言道:

“原來他們做了這麼多有意義的研究啊,之前確實誤會了。”

“看來科研不易,大家別瞎猜了,給他們點空間專心科研吧。”

看到這些正面反饋,科研所內的工作人員們稍稍鬆了口氣。但孫連城明白,危機遠未解除,輿論仍像一團隨時可能復燃的闇火,潛伏在網路深處。

侯亮平這邊,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他派出手下的得力干將,馬不停蹄地去核實調查。有的奔赴外地尋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