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3 / 4)

小說:共和國大將:粟裕傳 作者:想聊

地預見與關注未來。他在領導對已有學校整編和整頓的同時,著眼於世界軍事形勢的發展、未來戰爭的要求和人民解放軍長遠建設的需要,提出了新建一批軍事院校的建議。

粟裕首先考慮辦一所全軍的軍事工程學院。他認為,我軍技術兵種發展較快,但發生事故也比較多,除了紀律不嚴外,技術不高也是重要原因。而各技術兵種技術人才缺乏,應該辦一所全軍的高水平的工程學校,以培養軍兵種建設所需的技術人才。粟裕把這個想法先和軍訓部蕭克部長和有關部門作了探討。大家都支援他的想法。隨後,他又當面向周恩來副主席彙報。周恩來同意粟裕的意見。

1952年3月18日,粟裕正式寫報告給毛澤東主席,朱德、周恩來、林彪副主席,提出建立軍事工程學院。報告說:“兩年多以來,我軍各特種部隊發展甚快,成績亦大,其裝備正日益增加和複雜。唯在技術上尚落後幹部隊的發展和不能滿足部隊的要求。”“長此以往,則勢必影響特種兵部隊的建設和質量的提高。且各特種兵武器的供應,不宜長期依賴蘇聯的幫助,必須從建設國防工業、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上著手”。為此,“有即著手建立軍事工程學院,藉以培養軍事工程技術幹部之必要”。報告對該學院部系的設定、學制及校址等提出了具體意見。

周恩來看了這個報告,即於3月19日批示:“請林彪同志審閱或約粟裕同志一談,如覺可行再送主席批辦。”

朱德、林彪閱後均批示:“同意。”

毛澤東於3月26日閱後批示:“同意。退粟裕辦。”

創辦軍事工程學院的各項事宜,又責無旁貸地落到了粟裕肩上。粟裕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選一個好的校長。他深知,一個學校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校長,是難以辦好的,何況這是全軍技術院校的首府,更需要一個政治、文化素養高,實踐經驗豐富,在全軍有威望的領導。粟裕想到了黃埔軍校畢業當過紅軍學校校長的陳賡。解放戰爭中他們在一起配合打過仗,陳賡很善於開創局面,有他去當軍事工程學院的院長是最合適不過了。但是這時陳賡正在朝鮮戰場,能否調他回國,必須由中共中央決定。粟裕將他的想法首先報告了周恩來,經周恩來與毛澤東商量,決定調陳賡回國,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1952年6月陳賡從朝鮮返國,即對軍事工程學院進行具體籌備。為保證軍事工程學院有足夠的師資力量,粟裕報請周總理准予從政府系統###門延聘一批教授。

在粟裕統一籌劃和領導下,空軍、防空軍、海軍和各大軍區都根據需要,增建了一批院校。

粟裕對新建軍事院校教學的重要環節,作了周密的考慮。為了使軍事院校的教學與新裝備接軌,他建議撥出一個步兵師的進口裝備,分配給各軍事院校供教學用。他親自同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商談說:目前部隊少一輛坦克影響不大,從長遠打算,撥一部分技術裝備給院校教學、研究是合算的。在他的關心下,滿足了軍事工程學院和一些軍校對技術裝備的要求。為了加強對全國軍校的管理領導,粟裕提議成立了專門的軍校管理部。

1952年6月,粟裕根據基本確定的軍隊院校整編、整頓和新建方案,草擬上報了《調整全國軍事學校命令》稿。6月23日經毛澤東主席批准,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頒佈。至此,軍隊院校教育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相銜接,專業門類齊全的培訓體系。學校教育是人民解放軍培養提高幹部的重要路子,但每年進學校學習的畢竟是少數。因此,粟裕積極提倡在職學習,要求有條件的單位組織在職幹部集訓,學習現代化知識。1952年6月,在粟裕倡導下,總參組織各總部、各軍兵種主要領導幹部共128人學習現代化合成軍隊作戰知識,每週在中南海居仁堂請專家來講一次課,嚴格規定上課期間不安排其他工作,無特殊原因不準請假。粟裕以身作則,帶頭聽課,並且給各部隊提出:“人民解放軍的每一個戰鬥人員,都必須精通自己手中的武器,掌握現代軍事技術;每一個指揮員更要精通戰術,善於組織和指揮戰鬥,提高戰術素養和指揮藝術,而且不僅要精通自己兵種的戰術和武器效能,同時還要熟悉其他兵種的戰術和武器效能,以便諸兵種協同作戰。”① 各部隊透過這一時期的學習和訓練,以較短的時間掌握了新裝備新技術,初步學會了諸兵種聯合作戰。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建軍先建校(3)

粟裕腦海裡又在考慮軍隊正規化建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建立軍隊的正規制度。他和軍訓部領導及軍校首席顧問談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