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馬上就回來。”
“地裡的油菜都割完了?”
趙桂芝在井邊洗了把臉才回道:“割完了。”
林曉玲聽說割完了才鬆了一口氣,她真心不想幹農活,哪怕她只是幫忙都覺得累苦,她只能感嘆自己兩輩子都沒有真正種過地下過田。
趙桂芝前腳到家,後腳趙大海老倆口也跟著回來了,跟著一起來的還有三個孩子。林曉玲打了水給老倆口洗手,幾個孩子也被林曉玲逼著一起洗了手才吃飯。
看到桌子上擺的菜三個孩子都開心起來,不用人喊也知道主動去端飯拿碗筷。家裡三個孩子平時難得吃到肉,嘴饞的不行,這會一個個都不用人都教,個個都叫三嬸叫的歡。
“媽,我從孃家拿了幾條魚過來,給你抓了兩條養在盆裡了,還拿了一些李子和枇杷過來。”
“我們家也養的有魚,你自己吃就好!”
“媽,這都是我爸從河裡抓的,比自己家養的好吃,再說又不要錢的,家裡也還有。”林曉玲還能不知道婆婆的性子,家裡是養的有魚,可是那魚塘巴掌大塊,能養幾條魚,那都是留著過年吃的。
張金鳳也知道親家都附近起了外號叫“鸕鷀”,也就不再客氣:“曉玲,過兩天過節你晚上就不要自己做飯了,過來一起吃。”
“媽,我過節那天還要上班,我回孃家吃。”
“紅軍不在家你一個人回去?”張金鳳原以為小兒子不在家,小兒媳不會自己一個人回孃家,畢竟這過節也主要是女婿上門給老丈人送酒喝多。小兒媳前幾天不是給親家送過端午節的禮這又跑回孃家,說到這端午節的禮,張金鳳就心痛。
林曉玲做事一向是一碗水端平,給孃家父母送多少,就給婆家送多少,等張金鳳收到那些包著香腸臘肉的粽子心都痛了,這得多少錢才能包一個粽子。不過吃了之後她也承認味道確實比白粽子要好吃。還有那酒和綠豆糕又是一筆錢,她算是看出來這個兒媳婦就是個花錢的祖宗。
林曉玲才不會管張金鳳怎麼想,她做到一個晚輩應該做的到,老人多餘的想法她也不能控制,但是想要她愚孝是不可能的。
“媽,我哥讓我回去了。”林曉玲並不想和公婆一起過節,她還想回孃家和大哥商量事情。
趙大海用筷子敲了敲桌子,等所有人都注視著他,才開口:“行了,曉玲要回去就讓她回去吧!又不是隻有一個兒子,你單讓曉玲來吃飯,其他人怎麼辦?”
張金鳳翻了翻白眼道:“那不是隻有曉玲一個兒媳婦給我送了過節的禮嗎?再說這幾天忙你不是也看到只有曉玲過來幫忙!”
“你這個老太婆!你其他倆個兒子媳婦自己也要在地裡忙,哪裡有空給你幫忙!”趙大海不提過節禮是因為知道另倆個兒子沒小兒子條件好,再說村裡其他人家也沒有誰家兒子過節還給父母送禮。老大和老二平時還要他們老倆口幫忙補貼孫子,又哪來的錢給老人送過節禮,也就是小兒媳為人實在大方不計較才會給孃家送禮也不會忘記公婆。
林曉玲這會恨不得自己不存在,侄子侄女就在邊上坐著,婆婆這麼說,這要是萬一哪個孩子回去學嘴給父母聽,又是一場是非。
“吃飯,吃飯!”張金鳳說不過趙大海也只得讓步。
三個孩子在一邊正吃的開心,哪裡還管其他,至於爺爺奶奶說的他們也並不關心,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只知道關心吃喝玩樂。
林曉玲做飯的手藝並不差,但是和柳城口味差不盡相同,她吃不了那麼辣的菜,偏愛清淡的。不過因為難得做了肉菜,哪怕口味清淡,大人小孩都吃的很開心。
吃完飯張金鳳把李子和枇杷給三個孩子分了一些吃,老兩口有一口吃的都是先緊著孩子吃,林曉玲習慣了。東西她是送過來了,至於最後進了誰的嘴,只要公婆樂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