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玲答應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並不會因為是孩子而輕視。她上班前特意找到賣肉的堂叔:“六叔,你今天還幫我留一點肉,不要肥肉要瘦肉,要有骨頭也留一點。”
林六叔父子兩代人都是殺豬出身,哪怕在這物資缺乏的年代也是油光滿面,和其他人一臉菜色明顯不同。“曉玲,你要這肥肉還說不定為難,這瘦肉沒人和你搶。”
林曉玲直接把錢和票都先給了林六叔,多退少補也省得林六叔被其他人說閒話:“行,謝謝六叔。我先去上班去了。”
林六叔叔揮了揮手:“去吧!”
今天是月底最後一天,林曉玲忙的連喝水時間都沒有,最後趕在下班前才盤點完,幸好第二天是星期天又能休息一天。
下班後找林六叔拿了肉和骨頭,又在農貿市場遇到賣李子和枇杷的農戶,林曉玲見到大喜,掏錢買了一堆回去。
林曉玲因為買了水果就繞道去了趟孃家,難得遇到這麼新鮮的水果,她遇上了多買了就都分一點。
“媽!”林曉玲騎著車隔著老遠就開始喊著,她還要急著回去做飯。
林曉玲見到正在屋門口寫作業的侄子林家梁:“樑子,快過來!你奶奶去哪?”
“小姑!我奶奶和爺爺去河邊去了。”林富保的愛好就是捕魚、釣魚,林建軍也繼承了這一愛好,連小小年紀的林家梁都有這愛好。林家離河邊才幾十米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林家的魚平時多的都吃不完,吃不完的能養就先養著,不能養的都醃起來曬乾。
這個村裡並不管,這麼大的河,河上又沒蓋,誰家要是有本事能從河裡撈起魚來,誰家都可以吃,只要不賣錢。
林曉玲直接掂著腳把車穩住,又把簍裡的李子枇杷分出來一份遞給林家梁:“樑子,這些李子和枇杷你拿回去交給你奶,讓你奶洗了給吃!”
“小姑,那你呢?”
“我要趕回去做飯!”
“小姑,那你等著,我去水缸裡給您撈一條魚去。”林家梁已經八歲了,家裡大人都不在,給自己小姑送條魚吃還是能決定的。家裡的魚都吃不完,平時給其他親戚都送了不少,自己小姑的還能少,他平時可是經常見到奶奶給小姑東西。
林曉玲了不和侄子客氣:“那行,你趕緊去!”
“樑子,我要鯽魚,不要鯉魚,鯉魚不好吃!”鯉魚味道沒有鯽魚好,殺魚的時候還有把背上那筋剔出來,她技術不過關,還是吃野生鯽魚味道好。
“姑,知道!”
林家梁讀書也和他爸一樣不行,但是說到抓魚釣魚那是一套又一套的,進去很快就把魚抓到了。
林家梁找了一串新鮮的草把幾條魚串好遞給林曉玲:“小姑,你掛這車籠頭上就好。”
“行了,樑子!小姑先走了!”林曉玲接過魚腳一蹬車子就往前移動開來。
回到家林曉玲先把魚用水桶養著,今天有肉魚就先不殺了。
林曉玲從自己家找出了一點幹蓮子,又把家裡的花生拿出來一些。家裡的蓮子都是大哥給的,柳城是湖區為主,也是蓮子的重要地,因此蓮子並不貴。
她把要用的材料都準備好,末了還抓了兩條大點的鯽魚一起提到公婆家,買了李子、枇杷也拿了一些帶上。不是她捨不得一點糧食和油鹽,只是喊了幾個侄子吃飯她就不會在自己家做。
孫子在爺爺奶奶家吃飯是正常,侄子沒事跑到叔叔家吃飯,這偶爾一餐兩餐沒什麼,就怕養成習慣。這不是後世多一個吃飯少一個人吃飯也花不了多少錢,現在誰家條件都不好,沒有這麼臉大的人。
公婆家裡的鑰匙她也有,東西放哪裡都熟門熟路。
六叔給她留的是龍脊骨,她先過了次水,再把蓮子和骨頭一起下鍋燉湯。灶裡燒了根硬柴火,火也不用人看,她去河邊洗菜去了。她去菜園裡摘了空心菜,香菜,割了一把韭菜,還找到兩根水筍。
林曉玲鍋裡做了蓮子骨頭湯,香菜涼拌,空心菜清炒,韭菜煎雞蛋,再加上剝好的花生米油炸,最後還有一個肉炒水筍。
等飯煮熟,另一邊鍋裡的骨頭也熬好了。揭開蓋都能聞到陣陣香味。
林曉玲準備去地裡喊公婆吃飯,昨天地裡沒收的油菜就不多了,公婆也說了讓她今天不用去地裡幫忙。至於小隊裡的油菜還有很多沒收,人心都散了,要著急那也是村支書的事。
還不等林曉玲鎖好門,趙桂芝就挑著一擔油菜回來了。
“桂芝,爸媽呢?”
“三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