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工作第一年就被學校領導看中,讓她帶畢業班,她必須拿出成績給領導看,向大家證明她的能力。
學校領導讓趙桂芝帶畢業班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學校里老師有,可是卻缺少專業的老師,很多人都是之前臨時從車間調過來的,類似趙桂芝這種師範專業出身的老師太少了。
林曉玲這邊的課時並不多,可是她還給自己加了很多課,每天用來練字和畫畫的時間就不少,再加上早上跑步的時間,還要背單詞。每天還自學基礎的服裝設計課,她對歷史上的服飾發展很有興趣,想要研究這個,所以才跑去學服裝設計。她有素描基礎,學起設計來進步倒是神速,可惜她對往服裝設計這塊發展沒有興趣,不然憑著記憶中的那些經典設計也能成功。
老師也很可惜她不是專業學生,還勸過她轉行學設計算了,很多設計充滿想像,不幹這行太浪費人才。林曉玲可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天賦,不過是仗著前世看的多了,眼光要好一些。林曉玲只想學點基礎知識用來幫忙研究歷史上的那些服裝,她也不想做什麼設計師,她從讀書中找到了快樂,她覺得她只適合與書本為伍,她的目標是爭取能留校工作。
明確目標之後,林曉玲更加努力學習,每年學校留校的名額都少,比想留在省城還難。她現在成績不錯,順利畢業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卻不能保證能留下來,歷史系招生少需要的老師更少。她想在留在學校裡工作,甚至還能繼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把興趣變成工作,就必須更努力。
時間就這樣日復一日的慢慢溜走,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櫻花開時。林曉玲已經選擇畢業論文的大方向,題目一學能定下來,但是內容卻是與歷史服飾相關。服飾與政治和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相關,卻又最吸引她的注意,她喜歡各種各樣風格的歷史服裝,包括各個少數民族服裝。
為了寫好畢業論文,林曉玲寫了一次又一次,改了幾次之後交給導師還是不行,又被老師打回來修改。她每天泡在圖書館裡,不是學校的圖書館,而是省圖書館,每天跑去查詢各種資料。為了弄清楚一個小細節,還特意跑去省歷史博物館找當初帶她的老師,只為看一眼暫時不對外開放的藏品。
為了準備論文,林曉玲的頭髮都是一把把掉,當她終於把論文大修好之後,她的學生生活也進入到最後一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