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腦沒有印表機,論文全靠手寫,每改一次林曉玲就要抄十幾頁紙,一次又一次,家裡的廢稿紙都堆了一堆。這些稿紙在論文沒有完成前,她還不能扔出去,只能放在家裡佔地方。
譚教授再一次把論文還給林曉玲後,終於只給出了小修的意見,讓林曉班忍不住歡呼慶祝,老爺子真的是很嚴肅,一點旁枝末節不對都要她改。
林曉玲把終稿版的畢業論文交上去後,等著畢業答辯完就可以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她也不用再去實習,因為已經基本確定可以留校工作,這是譚教授私下偷偷告訴她的,老爺子對學生們的學習嚴格是嚴格,生活中卻很講人情。
有了譚教授的通風報信,林曉玲心裡有了底,也不再焦慮,不過她也沒有放鬆,因為她還要跟著老師念博士,只是這次是非全日制的學習。透過最後的論文答辨,留校的事情也有了官方正式通知,林曉玲決定獎勵自己一番。
所謂的獎勵就是跑去花錢買買買,然後吃頓好吃的,當然也沒有忘記把這件事通知家裡人。她寫信回去也沒忘記給公婆寫一封信,她能感受到婆婆對她日漸增多的不滿,還好趙紅軍在前面抗著,婆婆也沒有說什麼過分的話,只是不停的暗示她誰家孩子多可愛,誰家孩子又多聰明,還有誰家孫女多漂亮。
林曉玲一想到婆婆嘴裡可愛的孩子曾經坐在地上撿雞屎吃,她就對剩下的話過敏,聰明漂亮這些她是不知道,但是想來也不會好到哪去。現在她工作確定了,生孩子的計劃也可以提上桌頭,只是暫時還要夫妻分居兩地,這事也不是她一個人能解決的。
林曉玲的信才剛寄出去,就先收到林建業的信,信裡說他要調來省城工作,看信上寫的日期,很快就要來報道。
林建業這次過來是一家人都過來,陳青青的工作也跟著調到省城,家裡兩個孩子也跟著轉學到省城上學,只是要等到年後才會來。林建業一個人先過來,陳青青的工作手續調動要晚一些,要等林建業單位分了房子才她才過來佈置房子。
林建業這次是調到省城任職也算升職,工資也有增加,單位還給分了一套兩房一廳的樓房,雖然只是四十多個平方,可是新樓房所有人都想搶著要,有獨立的衛生間,不用每天早上起來去公共廁所刷馬桶。
林曉玲這邊都是喜事連連,趙紅軍這邊也遇上好事。他從軍校畢業後,帶出來的新兵連成績明顯比其他隊伍要好,憑著這份成績和軍校畢業的背景,他很快升職。這兩年為了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條件,他也是拼命工作。林曉玲不在身邊,他把多餘的精力都發洩在訓練工作中,不少戰士背地裡偷偷喊他“拼命三郎”。這次他要帶著隊伍去軍區比賽,如果成績好,他再往上走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接到林曉玲的信,他高興的同時又有幾分無奈,倆人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種兩地分居的生活。每次提著這個話題,兩人總要鬧得不歡而散,他想讓林曉玲隨軍,可是部隊駐地這裡又比較偏,小城市也沒有好的工作單位,現在林曉玲都拿到留校的名額,更勸不動她。
兩人長期分居兩地,這也是他贊成先不要孩子的原因之一,倆人不在一起,林曉玲一個人怎麼帶孩子。現在林曉玲分配工作,這個問題暫時也沒有辦法解決,林曉玲不會到西北小城工作,趙紅軍又沒辦法離開西北,倆人只能繼續牛郎織女的生活。
趙紅軍只能慶幸部隊裡像他這樣的不在少數,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隨軍呆在偏僻荒涼的地方,大部分人隨軍還得放棄原先的工作,駐地政府即使有工作安排,也不會太好,當地太窮了,沒有什麼好的工作崗位,想擁軍也幫不上忙。
趙紅軍的情況不是個例,林曉玲考上大學後,家屬院裡的家屬都早有猜測她不會再回來大院,即使回來也只是探親,而不會再長期待在家屬院裡生活。
趙紅軍對這種無解的問題也只能暫時放在一邊,還是先努力準備這次比賽。這次比賽是跨軍區大型比賽,趙紅軍能去也是經過一番比拼才進入到最後的名單,能去的人非常少,每支隊伍都才十幾個人,每個人都是精挑細選一種比拼之後贏的才能留下來。
林曉玲還不知道趙紅軍要參加比賽的事,她正為林建業的到來而做各種準備。家裡的各種吃的都準備好,飯菜也提前做了準備,只等著林建業的到來。林曉玲已以提前給林建業打過電話,讓他到了之後就在家裡來吃飯,今天是林建業第一天來省城報道。
等林建業到了之後,林曉玲才把配好的菜下鍋炒,倆兄妹也不用太客氣,她讓林建業自便,她在廚房準備飯菜。林曉玲在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