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東番島(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兩月後,京城收到俞大猷的急報。

魏廣德在看完戰報後,當即以此為題寫了一份奏疏,詳盡把東番島可謂福建屏障,佑護東海安寧的作用寫出。

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

有部將開口說道。

等天下太平了,只需整修甲兵.操練士卒,備作國防而已。

轉念一想,拿下東番島其實也是開疆拓土,只是有個巨大的阻礙很難克服,那就是《皇明祖訓》。

可就是考慮到投入和產出不匹配,大家都是流官,完全沒必要為後人做嫁衣。

現在魏廣德又支援俞大猷去拿下東番島,雖然就張居正所知,東番島上只有少量原住民,並無什麼國主之類的,也就是大明可兵不血刃拿下此地,可私下裡張居正詢問過福建官員,大多對此不看好。

對外,則是以兵部命令南洋水師上島剿倭為名出兵,只後在南北設立水寨,也可對外說是防止倭寇死灰復燃。

魏廣德正篇奏疏,都刻意迴避了此事。

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直接以教諭身份招募,怕是許多人都不會願意去,給他們五年時間換取九年考滿,回來直接安排到縣衙擔任縣令一類的官職,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現在朝廷採辦巨木,已經多從瓊州和西南置辦,千里迢迢,運輸也極為麻煩。

即便當初曾經遷移過百姓居住,也因此朝廷禁海,島上居民得不到大陸的補給而不得不選擇離開,迴歸大明。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於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隸屬福建省泉州府,其開發時間比臺灣本島早380餘年。

也因為發現了大明對此地的忌憚,所以許多倭寇也曾經把此地作為他們的巢穴加以經營。

此番目標是澎湖,一切以消滅盤踞在澎湖的倭寇為首任。

在當下,浙江剛剛遭遇了倭寇襲擊,雖然這股倭寇即將被他們消滅,可朝廷上對此肯定也會施以雷霆手段,主要就看朝中大人們是否有取東番之心。

元、明時期,隨著移民日益增多,設定了巡檢司,不過大明對此地一直疏於管理,特別是明初倭亂,為了施行海禁,將澎湖人口遷回福建,撤銷了澎湖巡檢司。

而之後的歷史,其實多少也證明了朱元璋對此的見解其實是有道理的,朱棣登基後,就違背祖訓,攻打了安南。

只是海禁以後,人大多已經撤回。

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

是的,東番島上是有人的,只不過不接觸怎麼可能知道他們是倭寇還是原住民。

去東番島教書,學生自然是東番島上的軍戶和原住民子弟。

如果朝廷想要對東番島出手,則就會利用他們的奏疏上表述東番以被倭寇盤踞的理由,出兵東番。

若是東番島被佛郎機人佔據,對我大明似是不利。”

說直白點,東番島雖然大,可都是為開發的土地,朝廷真去了那裡,必然要投入精力進行開發,資源就是海量的投入而見不到半點效益。

最近,魏廣德的工作已經是聯絡禮部和兵部,籌備獻俘大典。

“東番,這個其實福建那邊也大概知道情況,只是礙於大海阻隔,不便派人監管。

但是,真正阻止大明軍隊登島的原因,還是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明確的十五個不徵之國中就有小琉球的名字,也就是此地不納入大明。

同時,還可招募天下舉子赴東番島教化百姓,可以五年為限,五年後回朝以上等補錄朝官。”

張居正其實也是很糾結的,上次想著開疆拓土,結果引來數千人被王杲部屠戮的訊息。

眾將官齊齊應諾。

經過多年開發,此地森林已經大多被開荒,林木資源已經枯竭。

東番島距離福建太近,可朝發夕至,而據我們所知,島上並無王權體統,至於無知鄉民存在。

好在上月遼東發來捷報,王杲就縛,已經被押往京城。

可朝廷詔書一旦釋出,朝臣可不是瞎子,特別是翰林院裡的人,他們必然會百般反對。

但是由於安南遠離中原,最後還是走向了獨立,成為了今天的越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