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功成(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也;大役之禮,任眾也;大封之禮,合眾也。

有人吃裡扒外,透露了水師調動的情況,而且看似此人還極為熟悉水師兵力調動,職責當是不低。

在論功行賞的當天,皇帝要穿戴袞冕來接見打了勝仗的軍官,然後一一對他們進行封賞。

好在內閣的魏廣德和呂調陽貌似都很支援他推出的考成法,所以在票擬上都是支援他的意見,讓他感受到後方穩固,可以全力對付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外出作戰的部隊打贏了戰役凱旋而回,朝廷還需要舉行論功行賞的軍禮。

別的不說,此次遼東出兵剿滅王杲,可以說肯定是一場大勝的結局。

而此時李成梁想到的就是,自家的大兒子到底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也的訊息,王杲抓住沒有,是死是活?

“大帥,王杲抓住了,大公子命末將回來先行報告此事。”

適當的削弱他的影響力,對張居正來說也是好事兒。

其次是少牢,只用羊和豬來進行祭祀沒有牛。

朝廷當嚴令江南都察院嚴查此事,務必找出裡通外國之人繩之以法,至於俞大猷的過失”

萬汗姓納喇氏,名萬,自稱汗,所以稱為“萬汗”。

這些可都是他的功績,是一個個首級,現在就差個王杲了。

若是能把王杲抓住,再有這些人,送到京城,都夠搞出一場盛大的獻俘儀式。

出征的部隊凡是走過的山川大河,都必須要進行祭祀,祭祀的規格也比較嚴格,一種規格叫太牢,要用牛羊豬三種牲畜來進行祭祀,一般是途徑一些大山大河的時候會舉行這樣的隆重典禮。

張居正笑笑就說道,“不過,都察院和科道那邊,善貸還是要派人過去說說,要是不斷上奏此事,我這裡也不好視而不見。”

禡祭也是軍隊禮儀的一種,在大將出徵之前,要和皇帝在祭祀官的陪同下齋戒一天,這個齋戒的禮儀就叫做禡祭。

在舉行這個禮儀的時候,一般要等到朔日日食的時候,皇帝要穿戴常服,不用到正殿去上朝,而且還要在中書省設立香案,文武百官要穿戴朝服去進行叩拜,然後軍隊的軍士一直不停的進行敲鼓,直到日食逐漸消失,太陽逐漸圓滿之後,才能夠停止。

救日伐鼓算是一個比較獨特的禮儀,當除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搭救日食的軍禮。

在明朝,朱元璋自然也定下了嚴苛的軍力,簡單說軍隊打仗有九種規格森嚴的禮儀,分別是:親征、遣將、禡祭、受降、奏凱獻俘、論功行賞、閱武、大射、救日伐鼓。

這些年,魏廣德可以說得罪人的差事兒基本上不碰,所以朝臣對他感官不錯。

李成梁這個決定,倒是讓這些人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不過魏廣德不點頭,他也不好利用首輔權威強壓此事。

最後一種也是規格比較低的祭祀儀式,叫特牲,只用一種牲畜來進行祭祀。

而且,俞大猷這個位置,關係到魏廣德籌劃的南洋攻略,自然他是不會接受有人指責他,甚至有意撤換他的。

聽到已經抓住了王杲,李成梁臉上喜色大盛,當即說道:“詳細說來。”

不過呢,女真族中也有門戶高低之分,部族首領的子女多是相互通婚,所以也沾親帶故。

“也好,再看看。”

於是,他繼續說道:“還是等他剿滅了這股倭寇,再商議該如何處罰吧。”

張居正知道,這是魏廣德打算用功過相抵的把戲,把此事混弄過去。

受降,則是出征的部隊打贏了戰爭,降服了敵方首領所要舉行典禮的。

城外空地上,數百女真族青壯被押解到這裡等待遼東軍的發落,他們許多身上都帶傷,此刻都是垂頭喪氣,自知命不久矣。

聽到王杲已經被王臺拿下交給兒子李如松,現在正押往古勒城,李成梁也放下心來。

“大帥,大公子派人回來報信了。”

這些豪紳大戶大多在地方上勢力盤根錯節,影響極大。

遼東古勒城,此刻已經火光沖天,熊熊烈火在城中燃燒。

這個時候要將俘虜押送到太廟南門之外,然後皇帝親自前來祭告祖先,禮儀完畢之後,俘虜交由刑部進行處理,然後皇帝還需要穿戴專用服飾,開啟午門城樓,釋出昭告天下的詔書。

看了眼前面那些女真戰俘,嘿嘿一笑道:“這些人看押好了,姑且留下賤命,來日和王杲一起送入京城去。”

“此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