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寬甸將建(3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歔。

後世人,貌似早就把這些傳統利益看的淡了,大家更多的還是講究實際,追求利益。

對流傳下來的這些傳統,大多是以一種看戲的心態,甚至或許在內心深處還很是鄙夷。

實際上,他們在鄙夷古人的時候,卻沒有想到他們能有今天,全靠著這些被他們不屑的禮儀為紐帶,一直傳承到今天。

有了這個核心,其實穿越必造反就是個笑話。

後世人是根本無法理解古代人的思維的,即便是到了明朝,比較開放、相容的時期。

而真正改朝換代成功的人,其實未必就是有多成功,他們更多的還是靠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那就是大氣運。

沒有這個大氣運,也根本就坐不上九五之尊的位置。

進入萬曆二年,因為欽天監的警告,所以朝廷一直對長江和黃河水情保持極為關注,要求地方上每月兩報,擔心出現大的災情。

而此時淮安漕運衙門也已經上報,大量漕船已經匯聚到淮安一帶,就等著黃河和運河解凍,就可以行船北上,把漕糧送到通州倉。

朝政運轉也是井然有序,貌似又是一個平穩的年份。

不過此時大明內閣裡,依舊保持著充分的警惕。

不是對欽天監預警可能的水患,而是從關內調撥到遼東錢糧,為營建寬甸六堡做準備。

同時遼東也開始調集工匠、民夫,準備建城的一應事物,按照李成梁的規劃,一年時間完成墩堡外圍,三年完成墩堡,五年完成整段長城的修建。

毫無疑問,在第一年裡,也就是鎮堡開工這段,是整個工程最為脆弱的時期。

大量工匠、民夫宿營於野外,沒有城牆保護,只有建議的木柵欄構築的營地防線。

之後建成墩堡,雖然不能做到全方位保護,至少明軍有了防禦依託,防線就好佈置,工匠民夫也容易安置。

“按照張學顏所說,遼東將調數萬民夫參與寬甸六堡興建,李成梁也要督軍兩萬參與保護,薊鎮軍,是不是該啟程了?”

京師,紫禁城,內閣。

今日要處理的公文已經處理完成,閣臣們又匯聚到張居正值房商議今日處理的政務。

政務討論完成後,開始閒聊時,張居正不由得對魏廣德提議道。

“雖已開春,可依舊天寒地凍,薊鎮軍恐難以開拔。”

魏廣德聽到張居正建議早早將薊鎮軍抽調萬人前往遼東,只是思索片刻就說道。

“而且現在只是召集人手,工匠等應該還在險山等地,並未進入寬甸六堡。

此刻即便王杲派兵至,也不會有什麼成果。

我最擔憂的其實是下半年,墩堡施工近半的時候,才是突襲毀堡的最佳時機。

不過那時候,也就是我明軍設伏的時刻。”

魏廣德小聲解釋一句。

現在即便建州女真出兵寬甸,雙方暫時也不會發生戰事。

“可若是王杲部提前在寬甸等處駐軍呢?將如何?”

呂調陽插話問道。

“讓李成梁率部驅逐就是了,正面交戰,遼東軍當有必勝把握。

我大明要在寬甸築堡,本就撕破臉皮,前幾次女真破關搶掠,早就沒有掩飾,雙方的關係,哪裡還需要顧及那麼多。

何況,讓李成梁的私兵多打打仗也不是壞事。”

魏廣德只是說道。

“希望李成梁謹慎點,不要貿然派出工匠前往寬甸才是。”

張居正只是提醒道,“最好朝廷給張巡撫行個文,讓他約束一下。”(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