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遼東,險山堡外不遠處一處密林中。
雖然在林中,不過周圍大地和樹冠上,依舊是一層雪白的積雪。
大樹遮蔽的陰暗處,幾道身影匯聚在一起。
“阿齊格,那撥明人是出來巡邏的還是什麼?”
“他們沒有在周圍巡邏,倒是像往寬甸十岔口去了。”
“應該是去打前哨的,看樣子明人很快就要出來。”
“他們人不多,要不要直接把他們.”
被叫做阿齊格的人說話的時候,伸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那些人應該是遼東軍中的夜不收,我們這邊人沒他們多,怕是不容易成功,還是回去報給滿柱,請滿柱老爺定奪。”
說完這話,領頭之人側頭對一旁另一個漢子說道:“得科勒,你回古勒城稟報滿柱此事,另外提醒他,明人應該很快就要出險山堡,進入寬甸。”
“是,老爺。”
得科勒抱拳小聲說道,隨即就轉身往後方跑去。
在那個方向,有他們隱藏的戰馬。
在遼東,要是靠步行,什麼事兒都別想辦成,所以出入他們都是騎馬的。
只是馬匹畢竟不像人那麼聽話,只能隱藏在離明人城堡稍遠些的位置,這樣馬嘶才不會引起明人的警覺。
“這些天險山堡城頭出現了許多人,應該就是明人增援過來的軍將了吧。”
阿齊格又開口說道。
“築城需要大量的工匠,護衛他們的軍隊也不會少。
不過不怕,這次明人可沒有城牆護著,我們只要衝殺進去,他們就會四散而逃。”
頭領不屑的說道,“如果不是那些城牆,我們早就把險山,孤山都佔下來了,那裡還要越牆去搶割莊稼。”
“頭領,明人的莊稼還是很好的,可以儲存起來,至少冬天不會捱餓。”
阿齊格傻傻的說道。
“你就是頭豬,只要佔下明人的地盤,那裡的莊稼還不是隨便我們收割。”
“是是是。”
被人訓斥,阿齊格急忙點頭承認。
“去,靠近城門那邊再觀察下,明人不會只有一隊人馬出來,好記住,仔細數清楚有多少人。”
首領又吩咐一句,就讓阿齊格離開了。
“總兵大人,是不是先讓末將等進駐寬甸紮營,待營盤扎穩後再讓工匠過來。”
遼東副將於志文此時躬身在李成梁面前稟報道。
李成梁聽了於志文的話,卻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轉頭對旁邊一個將領說道:“熊朝臣,你覺得有必要嗎?”
“末將不知,聽總兵大人的吩咐。”
熊朝臣裝做木訥的說道。
“呵呵,蔣國泰、樸守貞,你們也說說,這雪天,王杲會帶兵出古勒寨嗎?”
雖然昨日雪就停了,可是從城樓往外看去,依舊是白茫茫一片。
好吧,這樣的天氣,派出小股精銳沒有問題,可要是出動大軍,也不怕激起官軍不滿,進而引發譁變。
現在朝廷九邊,因為隆慶和議的緣故,大多已經沒有什麼大戰的威脅。
可是在遼東,那就是一個例外了。
東北方的女真不服王化,只是表面奉承,但是暗地裡做了不知道多少偷襲捅刀子的事兒,而西面的土蠻,更是動不動就興兵攻打邊城。
因為這個原因,明廷在逐漸減少軍費開支的時候,遼東巨大的軍事支出也就凸顯出來,因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大的趨勢。
因為軍餉,遼東軍已經鬧過數次,絲毫不比其他明軍差。
這,或許也是明軍的傳統,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明軍就因為鬧餉是不是譁變。
明廷即便知道這些也是毫無辦法,因為軍餉是撥了的,只是士卒們沒有拿到全部或者說沒有,但是他們也無能為力。
也只能等事件發生後,處理下帶隊的軍將,其他還能怎樣。
這事兒深挖不得,因為漂沒軍餉的大頭可不是這些將官拿走了。
把事兒查清楚了,實在有辱斯文,乾脆就裝看不見,糊弄的過去就行了。
“這次大戰,戰況不會小,你們都管好部下,這些天好好休息。
王杲那廝應該會派人來監視我們,可是卻不會在這個時候動手。
就算要動,那也得等幾個月,我們的城堡建到一半時,材料、人力都用上去了,他們再衝過來破壞城牆和材料,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