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登上東番島並沒有遭遇到島上土人的敵視,雖然相互之間還保持著戒備。
反正,大明朝廷想要向這些土著收稅,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貌似也不歸他俞大猷管,他管的只是島上那幾個軍營及周圍的土地。
以後遷移衛所過來之後,才會考慮要島上土著臣服的事兒。
不多時,是條鳥船已經脫離船隊,俞大猷藉助千里鏡看到右前方一個小礁盤露在海面上,當即有了想法。
叫來鄧子龍,給他指出遠處幾里外小礁盤的位置,下令道:“十條鳥船圍著那個礁石給我打炮,我要看看效果。”
其實,俞大猷是見識過幾十門火炮齊射的,不過那是陸戰,遠沒有在戰船上來的震撼。
畢竟二三十門火炮一字排開,要拉出多寬的距離。
可是在一條狹窄的戰船上,就可以佈置如此之多的火炮,視覺上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鄧子龍馬上讓旗手向前後鳥船發出其餘,讓他們調整航向,快速向著小礁盤靠過去。
此時大明鑄造的紅夷大炮,最大射程在兩裡左右,射程越遠,命中率自然越低。
而發熕的有效射程則更短一些,只有一里地。
這次主要是看側舷齊射的威力,自然要選擇發熕開火,所以船隊只能降低速度緩緩靠近礁盤。
圍繞小礁盤連續航線數圈,水師船隊的主力已經趕到左近,鄧子龍過來稟報道:“提督大人,航線已經勘察妥當,四周並無暗礁,可以自由航行進行炮擊。”
過來的時候,鳥船是降低速度,唯恐附近海面之下有暗礁存在。
幾圈下來,已經確定周圍都是安全水域,自然可以進行高速和慢速狀態下的炮擊演練。
“開始吧。”
先前鄧子龍的指揮,俞大猷都沒有出聲,只是靜靜看著他下達命令,總算還讓他滿意,沒有莽撞的讓船隊直接靠過去就開始炮擊。
其實,他在下達命令的時候就有意考校於他,如果冒冒失失的下令船隊過去,他就會馬上下令阻止。
鄧子龍這次算是經過了他的考驗,以後可以讓他獨立帶領船隊出海了。
很快,在旗手旗語的指揮下,十條鳥船呈半圓包圍了小礁盤,而在船艙裡,炮手緊張而快速的進行開炮前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完成,隨著鄧子龍喊出發炮,以這條座船起頭,十條鳥船漸次打出一輪炮擊。
“轟轟轟”
一時間,海面上炮聲震天,小礁盤周圍蕩起團團水花。
此時船速並不快,先前已經降帆放慢了船速,所以這會兒命中率還算不錯。
雖然俞大猷從千里鏡裡看不到有炮彈砸在礁石上,但是左近數米範圍內的水花清晰可見。
若是大船,當有數發炮彈命中船體。
鳥船依舊環繞礁盤航行,不多時,第二輪炮擊準備工作完成。
俞大猷估算了時間,在水師操典的時間內,這批炮手顯然不是新人,而是從其他船上調來的熟練炮手。
先前的炮擊效果,其實俞大猷還算滿意,只是可惜不是紅夷大炮,而是發熕,相較射程還是短了點。
不過剛才他已經看到狹窄的船艙裡,二十門發熕擺放已是不易,自然不能要求太高。
這不是其他原因,而是大明造船技術的限制,除非採用西方造船的方法。
隨著船速提高,命中率自然下降,當鳥船達到高速時,只剩下幾發炮彈落在礁盤附近。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