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逃(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兩船不僅吃水淺,更是具備較好的機動性。

只是單憑速度的話,還是以鳥船速度最快,常被用來作為通訊船隻使用。

左右兩路明軍儘量和中路戚繼光部保持平行,緩慢向前推進。

做為久經戰陣的老將,不管是俞大猷還是劉顯,在戰場之上當然不會意氣用事,不會因為被戚繼光搶了主攻位置就暗中使袢子,破壞這次剿倭作戰。

行進中,俞大猷很快就接到了探馬送來的訊息,戚繼光部遭遇五黨山倭寇的攻擊。

而此時中路戰場上,戚繼光部正結陣緩慢從五黨山南面山下走過,對於山上駐紮的倭寇,戚繼光並沒有打算攻山,那隻會徒增傷亡,而是選擇從一側繞過,直接攻打倭巢。

若山上倭寇被引誘下山交戰,則在山腳下將其擊潰,若倭寇依舊堅守在山上,則只派出兩千人馬圍困即可。

五黨山並不大,圍山以後四面結營,就能把這幫倭寇困死在山上。

只不過,大軍進入山地後,倭寇就沉不住氣,首先從山上衝下,希望以雷霆萬鈞之勢壓垮明軍的軍陣。

實際上,這樣的招數,在倭寇和明軍的交戰中屢見不鮮,概因為這個時期的明軍,早已經沒有了悍勇近戰的勇氣。

憑藉強大的國力,大量火器和弓弩的裝備,明軍已經逐漸進化成一支依靠遠端打擊為主的部隊,而一旦遭敵近身,則少有能夠堅持戰陣的隊伍。

倭寇也經常因此直接攻破明軍隊形,甚至創造出擊殺明軍指揮一級武官的戰績。

倭寇,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幫亡命徒。

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卻恰恰是明軍的克心。

因為各種原因,現在的明軍那裡還有堅毅的戰心,面對洶湧而來的倭寇往往自亂陣腳。

甚至,倭寇的悍勇都超過北方的蒙古人。

只不過,進兵路線是戚繼光親自制定的,恰恰留下了山腳下一片開闊地,就是為了施展火力打擊之術而準備,而軍陣前則是由老卒組成的無數小鴛鴦陣構建起大型防線防禦倭寇衝擊。

隨著倭寇從山上一往無前的衝下來,明軍的佛朗機炮率先開火,待倭寇衝近後又是整排的鳥銃連續射擊聲傳來,在倭寇衝近明軍軍陣後,一百多門虎蹲炮分三批次打響,又是將衝在最前面的倭寇掃倒一地。

不過,因為明軍的佇列較長,這麼多火力的打擊並未出現集中覆蓋戰場的效果,部分地段的倭寇依舊沒有被明軍打垮。

不過,悍勇倭寇和明軍第一線防禦步卒交戰後,出現了他們熟悉的鴛鴦陣後,反而才促使倭寇出現大量逃亡。

是的,這一時期使用鴛鴦陣迎戰的,細數各省明軍,也只有戚繼光部才會如此交戰。

毫無疑問,在近戰爆發後,倭寇就知道他們遇到的是讓他們膽寒的戚家軍,隨之而來的就是倭寇士氣的急速衰敗。

即便是福建倭寇,對戚繼光和他所率領的戚家軍也是不陌生的,這裡的不少倭寇之前都有去浙江搶掠的經歷,更別說去年戚繼光就曾率部南下福建,協助福建官府征剿過倭寇。

面對戚家軍強大的火力打擊沒有崩潰的倭寇,在發現面對的是戚家軍後,反而開始崩潰。

雙方接觸只維持了很短時間,倭寇就開始主動後撤,脫離和戚家軍的接觸。

而他們奔逃的後背,則不斷遭到明軍弓弩和鳥銃的打擊。

丟下一地屍體,殘餘倭寇終於衝出明軍火力打擊範圍。

到這個時候,倭寇也知道逃回五黨山只會是死路一條,選擇直接撤向許厝倭巢,準備匯合在一起,依靠營寨抵禦戚家軍的進攻。

當然,還有就是給巢穴裡當家的倭寇首領報信,商量下接下來該怎麼做。

這兩年,隨著戚繼光所練新軍完成,不斷投入到打擊倭寇的佇列中,倭寇團伙內部早就對戚家軍產生了深深的忌憚。

別說那些明人倭寇,即便是悍勇至極的真倭,在面對戚家軍組成的小陣時也是非死即傷。

也因為發覺這股明軍的厲害,戚繼光在倭寇口中,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就有了“戚老虎”的外號。

而反觀劉顯、俞大猷等將,因為統帥的都是常見的明軍,即便打了一個又一個的勝仗,倭寇對他們反而沒什麼印象。

左右兩路明軍在偵知倭寇和中路軍交戰後,很自然放慢行進速度,直到等來訊息,倭寇死傷千餘,殘倭已經敗退回到許厝倭巢,這才再次恢復行進速度,想著倭巢開拔。

到當日下午時,三路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