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有多少火炮?”
劉顯看著排列整齊的虎蹲炮問道。
“一百二十門。”
戚繼光開口說道,“此炮製作簡單,衛所匠戶也能打造。”.
這時候,俞大猷已經伸手撫摸起炮聲,忽然開口問道:“這是鐵炮?”
“呵呵.九江衛那邊也是人才,用這種鐵炮換下碗口銃。”
戚繼光笑呵呵說道。
“哈哈.”
劉顯這時候已經明白其中奧秘,也是大笑不止。
俞大猷只是笑著搖頭,倒沒有劉顯那般肆意張狂。
他們都是明白人,戚繼光說那話,其實就是告訴他們怎麼湊齊的這一百二十門虎蹲炮。
明朝銅料極貴,相對來說,朝廷不會給軍隊配發銅料,可是卻會供應鐵料。
他們已經想到,開發這火炮的傢伙,與其說是為了打倭寇開發的這種武器,倒不如說是為了貪墨銅料幹出來的這事兒。
“似乎,還真可以大量鑄造此物。”
俞大猷開口說道,隨即似想到什麼,又對劉顯說道:“劉都督,廣東那邊的鐵料,可就麻煩你打個招呼了。”
“好說,好說。”
劉顯笑眯眯的說道。
說道錢財,三人都是心照不宣,不過顯然戚繼光棋高一著,他在浙江搞這個東西,怕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不過俞大猷和劉顯自然也是不甘落後的人,都是盤算著回去就試試此炮。
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條件還是戚繼光給他們的那個虎蹲炮真有那麼好用,否則若是炮不好,他們也不願意賺這個錢。
過去的俞大猷,還真不願意摻和到貪墨和私吞軍餉裡面去,可是自從進詔獄以後,他的心態也有一些改變。
就那次,若不是遇到一些好友資助,特別是陸炳掏了大把銀子疏通三司的人,他過堂的時候也不會那麼輕鬆。
想想自己以前帶兵,從來不喝兵血,可是手下那些大頭兵的日子,其實並不會因為他不摻和就提高,只不過他那一份被
自己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出了事兒連疏通的銀子都拿不出來。
還是魏廣德說的對,規則內,該拿的還是要拿。
三日後,三路大軍按約定時間出營,開始攻打許厝倭巢,至於倭巢前面五黨山上的倭寇,則交給戚繼光所率領的浙兵負責剿滅。
不過,俞大猷和劉顯都默契的放緩了行軍速度,並排除多股探馬偵查中路軍動向。
目的,自然是一旦中路軍攻擊不順,那麼他們就只能立即結營,保證整個戰線的平衡。
若是中路受阻,他們左右兩路攻打到許厝倭巢,那麼三軍之間的縫隙,很可能就會給倭寇突破重圍的機會。
別看戰場地域狹小,可出現空檔,而倭寇決議要跑,總還是有人能夠逃出生天的。
不管是朝廷還是福建地方,可都是下令,務必全殲這股倭寇,殺一儆百。
而水師戰船也已經齊聚平海衛城外海域,並派出大量鷹船充作哨船使用,監視倭船動向。
明軍水師此時裝備戰船,多為福船樣式,其中一、二號都叫福船,只是大小有些區別,所以又有大福船、福船的叫法。
三號稱為哨船,又名草撇船,四號海滄船,又名冬船,五號鳥船,又名開浪船。
其中三號船因船身偏小,並配有划槳,有風則揚帆而行,無風則搖櫓驅動,機動性較好。
除此以外,明軍水師中還配有蒼山船、鷹船和烏艚船。
烏艚船因其船身和船尾塗成黑色,因此在明代也被稱作“烏尾船”或是“烏船”,原本是廣東東莞特有的一種船,用鐵梨木打造。
因鐵梨木結實耐用,因此烏艚船的使用壽命相當長,少則50年,多則可達70年,而當時一般用松杉木建造的船隻,最長使用壽命不過10年,有的甚至只有5年。
所以在烏船的全壽命使用期內,它的效費比是相當好的,普通的中型烏船,船板厚7寸,船長10丈,船寬3丈以上,船體堅硬如鐵,“觸之無不碎,衝之無不破,”極其堅固,甚至可以抵擋佛郎機炮射出的炮彈,堪稱當代鐵甲船。
只不過這種船造價也相當昂貴,一艘船需要七八百兩白銀,而800兩白銀在閩浙地區可以造5艘類似噸位的松杉木質戰船,所以明軍水師裝備也較少。
大海角力,自然是以福船為主力,而說道哨探偵查,則是以哨船和贏船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