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元述給他來過信,等他拿下舉人功名後就參加兩次會試,若是不中就要魏廣德給他安排個好地方,他要以舉人身份做官去。
對此,魏廣德自無不可,只要不是想用秀才身份做官就成,那難度有點高。
明初的時候,秀才做官很容易,可國朝到現在已經沒有秀才做官的情況了,就算是舉人,空間也是不大,只能先從一縣教諭做起。
魏廣德想把那幫人送去做提學官,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真要弄他們,只需要查院試成績就行,魏廣德可不信這幫人去了地方不偷腥。
可惜,第二次出手就被徐階發覺了。
魏廣德總結了一下教訓,覺得應該是自己才心急了。
這樣的事兒,最好是地方上有空缺出來,需要朝廷急補的時候才提出來。
自己主動上奏,肯定會引起別人注意。
咂咂嘴,魏廣德只能把擬好的名單收起來,等待時機再出手。
至於山西那邊的危機,內閣和兵部連續進行了數次商議,最後也只是下文讓延綏、寧夏二鎮集結人馬,隨時支援山西鎮,同時宣府和大同也做同樣的事兒。
畢竟,京師的安全始終都要放在第一位。
俺答汗雖然有意攻打山西,可誰知道會是什麼時候發動。
別你在山西周圍秣兵歷馬,人家轉頭又去遼陽打草谷。
攻守之間,攻方始終都佔據主動位置,而防守一方則是處於被動。
陳以勤找過魏廣德出主意,不過魏廣德也沒什麼好辦法。
馬芳、俞大猷出塞,都是偷襲戰,他們也不敢帶著宣府的那點騎兵去和俺答汗的大軍野戰,那是取死之道。
這種情況下,別說魏廣德本身就不是什麼軍事天才,就算是,其實也不可能有什麼好辦法解決。
不過就是在這個時候,戶部尚書葛守禮上疏,乞養母歸。
月前,葛守禮上奏請停“一條鞭法”後,隆慶皇帝考慮兩日,又召集內閣閣臣和葛守禮御前奏對,雖然張居正強烈反對停罷一事,可南北差別巨大,正如葛守禮所說,“一條鞭法”似更適合在南方各地實行,而北方則因為土地被皇室、勳貴大量兼併,實施起來阻力甚大。
隆慶皇帝在知道阻力來源後,也一時沉默了。
朝廷缺銀子,用“一條鞭法”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可戶部尚書都反對此法,他還能怎麼做?
隆慶皇帝不由得想起當初嚴嵩倒臺時,取代鄢懋卿的那位巡鹽御史幹出的荒唐事,以撥亂反正的名義革除了鄢懋卿設計的,可為朝廷增加鹽稅收入之法,讓朝廷一年因此少收入鉅額稅銀。
當初魏廣德在說起此事時的態度,隆慶皇帝還記憶猶新。
雖然很不想同意,可話已經說到這裡,反對者可都是皇權的堅定擁護者。
隆慶皇帝在短暫考慮後,終於還是點頭,同意了葛守禮的奏事,停罷一條鞭法徵收賦役。
不過在內心裡,隆慶皇帝也給葛守禮打上了不稱職的標籤。
按照魏廣德給他灌輸的邏輯,如果是禮部尚書反對此法是合適的,因為“有違祖制”,可增加朝廷財政收入的法子,作為戶部尚書是不應該反對的,不僅不能反對,反而要積極支援才是。
顯然,葛守禮不是這樣的人。
朝廷停罷“一條鞭法”訊息傳出後,戶部內部官員意見很大,特別是江南清吏司的郎中,主事們意見猶大。
上次高拱一事本就讓徐階不滿,這次終於找到機會,在徐階暗中扶持下,一場下克上的風波在戶部上演。
(本章完)
.yetianlian.。.yetianlian.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