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小說:黃克誠 作者:風雅頌

些話,全是編造的。”“為什麼要講那些假話呢?”黃克誠和藹地問。“起初搞‘搶救’時,我講的是真話,可是人家不相信,反而對我進行‘搶救’,開大會小會,進行鬥爭、逼供,我被整得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瞎說一氣,問什麼就說什麼,說得有鼻子有眼。

這一來,我反而受了表揚、優待,還受到歡迎……所以,我就索性亂編亂說起來。“那個女同志一邊哭,一邊說。黃克誠聽完這一切,真是哭笑不得。

他趕緊將情況告訴了二師政委譚震林。他感慨地說:“這種‘搶救’法真是害死人呀!”

接著,他問譚震林:“你們二師搞出了多少特務?”“每個團都數以百計吧。”譚震林毫無保留地坦言道。

“哎呀!譚老闆,你一個團裡有那麼多特務,部隊又離敵人這麼近,你又在審查他們,部隊還不亂了套,全跑光了?”黃克誠又問。“譚老闆”是大家對譚震林的親切稱呼。

譚震林老實回答:“沒有啊,一個也沒跑過去。”

黃克誠這才說:“老兄,你快回去給人家平反吧。你那麼整人家,人家都不跑,哪裡有這樣的特務?”

一句話,點醒了譚震林。

黃克誠專門針對此事,與饒漱石進行了交談,向饒漱石談了自己對搞“搶救”運動的意見。

饒漱石也覺得這樣“搶救”不對頭,因而他同意黃克誠提出對被“搶救”

幹部進行甄別平反的建議。

禍不單行。

黃克誠開完會後,剛返回駐地,華中局發來電報,指示三師立即將三師政治部保衛部長楊帆抓捕,押送華中局,並且特別說明,延安有人供認楊帆是特務,需要逮捕審查。

黃克誠又是一愣,覺得難以置信。

楊帆是北京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曾經受黨的委派,在南京從事左翼文化的領導工作。後來,調往皖南新四軍軍部,擔任葉挺軍長的秘書。“皖南事變”發生後,楊帆歷盡艱險,從皖南突圍,來到蘇北。楊帆這個人,意志堅強,才華出眾,工作能力強,陳毅對他十分信任。當然,他也有點清高傲氣,遇到不大順眼的事,總愛出面抱打不平,不免得罪一些人,而且遇到不順眼的人,楊帆也不隱藏自己的半點怒氣,白眼視之。所以,大家送他一個綽號“怪才”。

但是,這樣一個人,也不見得是什麼特務呀!

黃克誠絕對不相信楊帆是特務。

情況未經證實,我決不能在三師逮捕任何一個毫無真憑實據的人!黃克誠下定決心。於是,他叫來楊帆,告訴他華中局讓他去開會,並派了部隊護送他前往。

楊帆來到華中局駐地,當即被逮捕關押。

不久,經過審查核實,楊帆的確受了冤枉,於是饒漱石釋放了他,並向他道了歉。

“我寧願錯放,也不能錯殺!”黃克誠諍諍誓言,歷史將會永遠銘記。

1944年初。

為了戰勝日偽封鎖造成的經濟困難,黃克誠主持並頒佈了《第三師兼蘇北軍區關於開展生產運動的訓令》:發展生產是黨中央十大政策之一,是我師當前中心工作之一,是克服困難,減輕人民負擔,繼續堅持抗日根據地的物質基礎,師政(治部)特號召全體主力及地方部隊,在不妨礙戰鬥的條件下積極開展生產運動,並有如下決定:一、部隊年發展生產的目的是改善大家生活,解決部隊部分困難,在目前敵後環境還不能做到豐衣足食解決全部困難。至於私人生產,為解決大家困難,並往往流為浪費者,應加禁止。

二、生活方針。(略)

……

三、動員與組織為發展生產中之重要關節,各級首長要負責推動,親自動手,提高生產積極性,研究改進生產方針,調查土質種子等及地方經驗,總結生產中經驗教訓,以不斷改進,在生產運動中須嚴格注意愛護群眾利益,如租地借工具等,不得對群眾有所妨害!

此令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副師長張愛萍參謀長洪學智政治部主任吳法憲副主任楊光池大生產運動在蘇北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黃克誠嚴以律己,不但想主意,出辦法,而且親自動手種菜、拾糞,身體力行,作出表率。

發展生產的同時,黃克誠也十分注重厲行節約。

一天,新軍裝下發到了三師和蘇北軍區各部隊。

許多同志一看今年的新軍裝,全都愣住了。只見軍裝根本沒有往上翻的衣領,軍帽也去掉了折起的布圈,不像多少年來大家穿著的軍服了。

“這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