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軍裝嗎?”不少人發起牢騷。
後來,大家逐漸瞭解到這全是黃師長的主意,是為了節省布料。
有些人心裡琢磨開了:這個黃老頭,這樣節省,才省幾寸布啊?
聽到下邊同志的反映,黃克誠專門召開了一次大會,向大家做工作。
他穿上新發的軍裝,走上講臺,撿掏心窩的話講開了:“同志們,我們生產自救運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節約,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積腋成裘的道理,大家都曉得。就說我們的軍裝吧……”
說著,黃克誠一指身穿的新軍裝,“改這麼一下,並不影響穿著,有的同志說,這才節約幾寸布呀。同志哥,可別小看這幾寸布啊。我們全師幾萬人,合起來要節約多少匹呢!減輕了老百姓多少負擔呢!我們節省一點,老百姓擔子就輕一點啊!……”一席話,贏得臺下一陣熱烈的掌聲。
黃克誠一看大家想通了,指著臺下一個小戰士說:“也許你不習慣,以為不好看,但是慢慢會習慣的。小同志,你說是嗎?”小戰士一個立正:“師長,開始我真嫌它難看,現在想通了!”
臺下鬨然響起一片笑聲。
1944年春,日本侵略軍為集中兵力向我抗戰正面戰場進攻,加強太平洋戰場的力量,從蘇北抽走一部分兵力。這樣,為蘇北新四軍展開區域性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黨中央、毛澤東及時向八路軍、新四軍發出指示:世界大變化的局勢即將到來,解放區軍民應保持高度警惕,壯大人民力量,鞏固和發展根據地,準備在任何情況下把日本侵略軍打出中國去。
1944年3月,華中新四軍第一師發起車橋戰役,拉開華中抗日戰場區域性戰略反攻的序幕。
4月,黃克誠指示劉震第十旅及第七旅一部,發起高溝、楊口戰役,開始對日偽軍展開反攻。
高溝、楊口是灌雲、新安鎮之敵伸向西南的主要據點,築有堅固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