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內政時間(2 / 2)

職官可以直接密章奏事,而不透過中書門下。

錢弘佐認為,晚唐以來政權更迭頻繁的最大原因就是皇權被削弱了,這才造成了地方對皇帝的疏遠與忠誠度的下降,所以一旦有武將奪取了京師,地方就紛紛變幻大王旗,改朝換代可謂是無比絲滑。

所以,他這麼做本意是讓地方官多彙報彙報工作,增加一下與皇帝的友誼,啊呸,是對皇帝的忠誠。

現在好了,地方官屁大的事都要寫封奏章,頻繁得好比聊微信,搞得錢弘佐哭笑不得。

“章先生,以後有密章進來,你先幫朕看一遍如何,去掉盡說些芝麻綠豆大的屁事的。”錢弘佐踢了踢腳邊的簍子。

章德安躬身道:“先唐以來,宦官干政,頗多弊病,太祖(指錢鏐)曾明令中官不得參與政事,臣深以為然。”

錢弘佐碰了個釘子。

陳雲福在邊上直翻白眼,心說“天大的權力掉你頭上你自己不要啊”,忙躬身道:“奴婢倒是覺著,不是有翰林嘛,反正是要替陛下起草詔書的,不如捎帶一起看看奏章。”

“言之有理”,錢弘佐覺得這樣也行,翰林是個現成的官,拿來就能用,中書門下的相公們也沒理由反對。

唐代的翰林最初是為皇帝提供娛樂人才的,比如李白、王維,他們的作用就是給皇帝寫詩,以至於李白十分痛苦,感覺滿腹經綸淪為玩物。

到了後來,翰林才有了擬寫詔書的職能,權力得到了擴大。

錢弘佐這麼做,也並非純粹貪圖省事,他這麼做,另一大原因是為了安置科舉官。

自開啟科舉以來,吳國的科舉官其實晉升很困難,因為有大量的勳貴霸佔了從地方到中樞的官位,一個蘿蔔一個坑,是很難有空缺的。特別是最高的宰相之位,更是絕無科舉官的可能。搞得年輕人不願意讀書,寧可去參軍。

錢弘佐擴大翰林的職權,讓科舉官可以一舉獲得成為天子近臣的同時,還侵奪了一部分宰相的職能,可謂是一石二鳥——既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又使得科舉的含金量和科舉官的地位都得到了提高。

但是,勳貴集團會就此罷休嗎?

並不會。他們的觸角至少覆蓋了兩浙道的角角落落,往往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有時候就會掀起滔天巨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