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內政時間(1 / 2)

規模浩大的揚州築城開始了。

錢弘佐加工部侍郎高翰文為京師營建使、揚州留後,命他主持新都城的建造。

高翰文從淮南征召了二十萬百姓,他們飽受戰爭之苦,流離失所,正好募集來築城。

按照規劃,新都城分外城、內城、宮城三座城。外城牆周長五十里,高四丈、寬五丈八尺,城牆用條石為基,再用夯土板築,外面包磚,每百步設馬面。外城共有城門12個、水門6個,陸城門都設有甕城,若是城門失守則還可以退入甕城。

這樣的揚州城,可以說擁有這個時代最堅固的城防體系。

宮城則位於子城的北面,宮城御花園正北的迎陽門出去便是揚州著名的瘦西湖,原本御花園是要將瘦西湖給囊括進去的,但錢弘佐否決了,表示“當與民同賞春秋美景,豈可為一己之私而圍之”,於是作罷,御花園北部界限退至瘦西湖以南。

自打回到杭州後,錢弘佐忙得不可開交。

地盤一下子大了許多,不可能再像吳越國時期那樣,全國十二個州直屬於中樞,現在的疆域兼併了閩國與南唐國,總計45州,民213萬戶,人口超過了千萬。

如果以人口比較國力的話,大吳的國力終於超過了後周。

如果按照糧食產出的話,由於江南畝產要遠高於北方,環太湖四州的畝產甚至能超過500斤,遠高於北方的二三百斤。所以國力上,錢弘佐已經可以很自信,應當是超過後周不少的。(貓頭按:北方畝產低很大原因是北方種麥、南方種稻,稻產量高)

為了便於管理,錢弘佐將目前的疆域分為淮南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兩浙道、福建道,另外還有南海都護府與武昌軍這兩個非標準的地方機構。

淮南道下轄原南唐大別山以東的江北諸州,江南西道即江西八州,江南東道即宣歙池潤升常六州,兩浙道和福建道就分別是原來的吳越國與閩國轄地。

武昌軍比較特別,目前下轄鄂州、黃州、蘄州三州,是林仁肇進攻荊南、湖南的前進基地,下一步吳軍就要殺入荊湖,所以武昌軍就只是個臨時行政單位。

有勳貴上奏稱“御極之後當封宗室,拱衛京師”,意思就是該給錢家幾個兄弟、叔伯都封王,好助皇帝分守四方。

錢弘佐聽了都氣笑了,這才多大的地方,就要分封宗室,西漢、西晉的藩王叛亂還不夠當前車之鑑的?

錢弘佐把兄弟們一律封郡王,有軍國大功的才封王,比如錢弘俶,好歹人家是下過海的,封齊王,其餘還有十個兄弟一律封郡王。

至於自己父親這一輩的,除了原有王爵的以外統統封國公,比如錢文奉,繼承了他爹錢元璙的廣陵郡王,就被錢弘佐改封為晉陵郡王。

並且規定,五世之後,降等襲爵。

忙完了這些,還要忙著安置南唐的舊臣。

由於南唐那麼多州,原都有刺史,投降過來後,又不能把人家刺史給降級成知州,因此,刺史之職仍然全須全尾的保留,但改任別州知州,刺史成為遙領。

從此,刺史之職,徹底成為文官的虛銜,不再是統領地方軍政大權的實職。

軍官也一樣,節度使也徹底成為了虛銜,節度使成為了武職的最高榮譽。但為了彌補沒有節度使之後,地方上缺少統轄幾個州軍事力量的大將,錢弘佐在關鍵的幾處地方設定了“提督”。

如朱虎臣被命留在淮南,任命為提督淮南諸軍事,簡稱淮南提督,坐鎮壽州,可謂是位高權重。

拱衛京師的禁軍也補充了兵員,完善了編制,府前親軍更名為御前親軍,由朱行忠統帥。侍衛親軍則由仰國章任馬步軍都指揮使。

忙完了這些,錢弘佐依舊很忙。

忙於……批成筐成筐的奏章。

新朝初立,百廢待興,地方官特別是新降的地方官,特別熱衷於彙報雞毛蒜皮的小事。

如被任命為泰州知州的謝匡時,五月初三,他上奏稱“仰賴陛下恩澤,泰州降雨一寸三毫,萬物競綠”。

錢弘佐看了後,表示真他孃的屁大的事,批示“朕知道了,善”。

五月二十一,謝匡時又上奏:“陛下天威伏遠,今本州下雷雨三刻,計八毫,農人稱善,正值水稻返青,可免於費力引水,農人得閒,皆稱乃陛下仁德之故。”

“一派胡言。”錢弘佐憤而將奏章扔到腳邊的簍子裡。

其實這也得怪他自己,前兩年錢弘佐在成立王城司的同時,下達了一條詔令,就是地方上,州以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