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南唐正式滅亡(1 / 2)

皇甫繼勳以他爹皇甫暉的名義命守軍放下兵器。

這廂孫泰正帶著人已經攻上了城頭,忽然見南唐士卒由遠及近,一個個的噼裡啪啦扔掉了兵器,然後大叫著“降了降了”,一邊叫一邊往甕城裡跑去。

孫泰大叫道:“快,搶佔甕城,開啟城門!”

他們的五十人選鋒便飛快的衝過甕城,開啟了城門,吳軍的甲兵慢跑著衝進了城,控制了各處要害。

陶安同、朱虎臣等將坐於州衙堂上,接受南唐壽州軍政官員的投降,接收印信、簿冊、府庫鑰匙等物。

皇甫暉聽說皇甫繼勳冒用他的名義投降了,一把扯掉剛剛包紮好的布條,把救治的大夫給趕走,死活不肯再治。

“好啊你,出息了!敢假傳軍令了!”皇甫暉指著皇甫繼勳的鼻子罵。

皇甫繼勳被罵得臉上掛不住,梗著脖子道:“還不是跟您老學的,這都打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打的,咱們南唐在江北還剩三座城了,還有復國的可能嗎?”

皇甫繼勳指的是江北的壽州、廬州與光州,原本在大別山脈以南,還有黃州、鄂州、蘄州三座城,不過近日林仁肇大破武昌軍,生擒查文徽,黃州、鄂州、蘄州聞風而降。

皇甫暉堅決不肯去見吳軍主將,剛止血的傷口掙扎一番後又開始流血,看得人觸目驚心。

皇甫繼勳決然道:“父親不去,可是要害死滿城的將士。”

“來呀,抬節帥去州衙。”壽州軍士卒抬著皇甫繼勳去見陶安同、朱虎臣。

朱虎臣見滿頭是血的皇甫繼勳,讚道:“老將軍是條漢子,朱某欽佩得緊。如今歸於我國,陛下必定委以重任。”

陶安同忙叫人把人給抬下去,並道:“我軍中有隨軍的醫營,治外傷頗為了得,且去醫營治傷吧。”

皇甫暉堅決不肯治,爬起來就要跑,但他一起來就覺得頭暈,不由自主的又倒下了。

士卒們手忙腳亂地給他抬下去了。

朱虎臣對他親兵大頭道:“嘿嘿,大頭你那一刀劈得不錯,雖沒當場砍死,不過我還是賞你‘斬將’之功。”

那個叫大頭的親兵大喜,忙伏地拜謝。

軍功中,斬將、奪旗、先登功勞最大,大頭能不高興嘛?

“左廂有兩個指揮被打散了,我把他們合二為一,現在缺個指揮使,你先去暫代指揮使之職。”朱虎臣又道。

大頭這下嘴巴已經咧到耳朵上了,又磕頭拜謝不迭。

陶安同笑道:“當了指揮使,就不能再叫大頭了,得起個文雅的大名。不然到時候呈給陛下的報捷文書上,可就不好看了。”

眾人紛紛莞爾,於是陶安同取“大”字之意,給他改名為“碩”,就叫潘碩。

接收了壽州後,吳軍稍事休整,即南下進攻廬州。

吳國大軍兵圍廬州,李璟、李煜父子見盼望中的後周大軍也沒來,內無強兵、外無奧援,人心浮動,已經不可能在堅守,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開城投降。

公元952年,大吳乾元二年三月。

李璟、李煜在被圍兩月後,出降,南唐正式滅亡。

訊息傳到建康,錢弘佐十分高興,率百官班師,回東都杭州,路上經過潤州。

錢弘佐登北固山,眺望江北。

“李白有詩云‘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錢弘佐對眾臣道,“我也不是學那隋煬帝去遊玩,朕是要巡視淮左,以安黎庶之心。”

原本計劃是坐船經運河往南迴杭州,現在臨時改為入邗溝去揚州,倒也不費事。

從大運河登岸,進入揚州城,錢弘佐大失所望。

那個“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那個“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淮左名郡已經是殘破不堪,猶如遲暮的美人,完全沒有詩文中的美好。

錢弘佐只看到灰黃的夯土牆,有的地方已經開裂,有的地方乾脆就塌了一半。

錢弘佐突然對眾臣道:“朕有意遷都揚州,諸卿以為如何?”

眾人紛紛大驚失色。

歷來江南的王朝,定都都選在了金陵,或者叫建業、建康,特別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從東吳、東晉一直到宋齊梁陳,都定都在這裡。

除了虛無縹緲的“王氣”說之外,實際上看中的還是金陵的地理位置。

南方王朝的最大威脅毋庸置疑是北方政權,定都金陵,除了多一條長江作為天險以外,金陵附近群山環繞、易守難攻,也是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