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2 / 2)

小說:玉手乾坤 作者:蔣勝男

青衣人。寧寧下驢,叫道:“於大人。”那人正是兵部尚書于謙,于謙舉杯道:“于謙知郡主今日要走,特以清水一杯相送。”寧寧走上前來,一杯飲盡,笑道:“好一個清水相送,君子之交淡如水。於大人,你送我一杯水,我送你一句話。水至清無魚,人至清無徒。我是要走的人,所以無所顧忌,你是要留的人,眾臣還要相處,得罷休時且罷休。至清至剛,要樹敵太多,自身安危,也要注意三分。”于謙肅然道:“郡主,良言相勸,于謙感激。然于謙生就這幅不合時宜的脾氣,天下已經有太多的入渾水之人,激濁揚清的人尚太少,怎可再入渾水之流。我一放手,天下黎民又多一層盤剝,只為自己贏得幾個渾水之伴,于謙做不到。”崔寧寧微微一笑,知已不可勸說。她放下杯子,對於謙作一長揖,騎上青驢,揚長而去。景宗朱祁鎮得知崔寧寧已去,追溯她仁壽宮救駕、擁立之功、守衛京城及景泰初年安定江山的功勞,追封她為寧國長公主,設天海山莊為寧國長公主府,府中一應鸞駕儀仗齊備,只是少了崔寧寧這個寧國長公主。這一去,誰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丁芷君仍在京中,楊棄與顧小雪成親後,住在九華山,葉秋聲浪跡天下。次年九月,南京地震、兩淮大水黃河決口,王文奉旨巡視安撫流民回京後,來到武毅候府,說了這次巡視中聽到的一件事。黃河在沙灣決口之後,大批災民湧進城中,誰知城門不開,這時只見一個城中少女打倒官兵,開城放進災民;第二次聽到的訊息是當地一富戶張百萬生日,宴請眾官員,這少女領著一群災民在張百萬門口大唱蓮花落,一名指揮使正欲帶兵驅逐,竟認出那少女就是寧國長公主,於是那日在張百萬家飲酒的官紳,每人各捐一萬兩白銀安置災民;第三次是王文已到沙灣,聽行此事,正到處打聽時,得知一名少女帶領一群百姓在沙灣決口處搶修堤壩,那幾日都是大雨傾盆,等王文趕到堤壩時,那少女已經不見蹤影。之後,有訊息陸續傳來:有人在長江邊見著一個少女乘一小舟吹笛順江水而下,容貌酷似崔寧寧;又有人在華山絕頂處見著她;也有人在白山黑水的遼東見著她;也有人在窮山惡水的巴蜀之地見過她;甚至同一天都各有人在相距幾千裡的一南一北兩個地方見著她;有人見著她救人,也有人見著她捉弄一些惡人……可是崔寧寧到底去了哪裡,雖是眾說紛紜,可是誰也不知道她真的在哪裡。就連無所不知的秘訊門、最瞭解她的丁芷君也無法找到她。又見無忌三年後,在關外的一個小鎮上,走來一個青衣少女。她、就是崔寧寧。這三年來,她遊歷過千山萬水。她去過無數名勝古蹟:如嶽州岳陽樓、南昌滕王閣、蘇州滄浪亭、安陽銅雀臺、武昌黃鶴樓、金陵無樑殿、咸陽阿房宮、姑蘇寒山寺、洛陽金谷園、揚州廿四橋、三峽白帝城、滁州放鶴亭、大理蝴蝶泉、鎮江金山寺、臨潼華清池、九江琵琶亭等等。又及歷代征戰之地:折戟沉沙的赤壁、破釜沉舟的鉅鹿、暗渡陳倉的寶雞、水淹七軍的襄陽、火燒連營的彝陵、黃袍加身的陳橋、大會諸候的孟津、一夫妝關的函谷、十面埋伏的九里山、草木皆兵的八公山、八錘大戰的朱仙鎮、六軍不發的馬嵬坡、樓船暮雪的瓜洲渡及鐵馬秋風的大散關等等。這日傍晚時分,她來到了這個小鎮。來到一家小酒館,她要了一碗麵,正慢慢地吃著。就在快要吃完時,一個獵戶打扮的人走進店中,將手中的兩隻雉雞交到櫃上道:“打兩斤酒,再切一盤牛肉,打包帶走。”崔寧寧不經意地回頭一看,只看到這人熟悉的背影,便覺得呼吸也似停住了。那人帶了東西就走,崔寧寧拉住店小二急問道:“他是誰,住在哪兒?”那店小二疑惑地看著她,看她是個年輕姑娘,就道:“我也不知道,只聽有人叫他虎哥。他可真是個怪人,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山那邊,也從來不與人來往,只是每過個十天半個月的,就帶著些獵物,賣些給皮貨店,賣些給我們,換一些糧食。說也奇怪,獵戶四季靠一冬,除了冬天,很少人能打到獵物,可是他一年四季都能夠打到獵物。象那些兇猛的大野獸,如老虎豹子的,那些獵戶成群結隊的還打不到,可是他有時一個人就扛回一隻來,只是了不起。”寧寧不等他說完,就已經追了出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