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侑鵬跟在沈若安後面進了來,由於沈若安這匹黑馬突然闖入,這次初中部男子網球單打暴了個大冷門,初三的學生竟被打壓下去,今天除了他們班上的同學外,其他參加比賽並且輸給沈若安的選手們幾乎都出現在賽場旁邊,他們還特別在意總是在沈若安背後的程侑鵬。新明中學的王牌出現在這裡是好事還是壞事很難判定,不過他們的目的都是來看沈若安這匹黑馬是如何被校隊的江函打敗的,以洩他們心頭之恨哪,不得不說某些選手在比賽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在意無名氣的沈若安,他們都輕敵了,以致於在醒起要反擊之時,卻發現已被對手打壓得毫無反擊之力。是他太強還是自己太弱,又或者這只是沈若安的戰術,但無論怎麼說沈若安總歸是贏的那一方,看他贏了還風輕雲淡的模樣,他們就難以相信自己輸得一沓糊塗,現在是非常想摸掉他臉上的淡定。即便選手們心理如此,沈若安依舊繼續他的比賽,直至闖入決賽。坐在屬於比賽選手應該坐的位置,沈若安把準備好的球拍拿了出來,水是自備的,其實學校也有提供,但是麥阿姨比較在意孩子們的身體健康,無論如何也要讓沈若安從家裡帶水,還吩咐程侑鵬,比完賽後一定要讓弟弟把牛奶喝下去,程侑鵬沒有挑剔的接下此項重任。熱身運動是比賽前必做的。沈若安之前就借學校運動場的牆壁做熱身,練習了正反手抽擊球,由近到遠、從輕到重地對牆擊球,讓自己逐步適應,逐步進入比賽狀態,除了抽擊球外還有截擊球等比賽時會用到的各種常用技術,是為了熱身,也是為了進入狀態,更是為了熟練地掌握各種技術,以達到在比賽中能夠發揮正常穩定的水平,更希望的是能夠超常發揮,最近的幾場比賽對沈若安來說只是為了使身體適應比賽的熱身賽。得到充分熱身的沈若安和江函在裁判沒宣佈比賽開始前,兩人分別站在休息場地這邊的場地練習發球,一般在國際大賽中,比賽選手都會習慣性的先練習發球找手感,江函臉上的表情跟沈若安一樣的淡定,但他總歸是個孩子,眼裡的興奮卻抑不住,大眼閃閃發亮,在同年級裡碰到了強勁的對手似乎誰都會有這種興奮感。當然,沈若安是例外的,他只當對方是個孩子,並且這些比賽他都看成了練習賽,把太多的壓力往自己身上加那是自殘,是自虐,是自找死路,現在的他不需要為榮譽而戰,不需要為生活而戰,更不需要為誰而戰,因為這裡的比賽沒有人給他壓力,對面的對手也成了動力。站在場邊充當主裁判的體育老師吹了聲哨子,沈若安和江函的比賽即將開始,江函的拿到了第一局的發球權。江函是具有大賽經驗的選手,他的打法沈若安略微知道些,他屬於底線型選手,習慣於在底線打出刁鑽的球路,讓對手跟著他的節奏跑動,目的是把對手調出自己感覺舒服的回球區並且迫使他們回擊平常不習慣打的球,在握著主動權時看著時機把球打在難以預料的位置上。底線選手喜歡控制比賽,他會把球打到計劃好的位置,並迫使你跟他對攻,從而接準時機拿下分數。攻擊底線型的選手,最好不要跟他們硬碰硬,沈若安站在接球位置上,做好準備接球的姿勢。對於沈若安來說,江函的發球威力並不算大,不過卻是切發球,也許他也是想試探沈若安的能力。切發球就是帶切的側旋球,右手執拍的選手拍面與球接觸部位在球的中上靠右的位置,即兩點半鐘方向,江函是右手執拍的選手,沈若安暫時還沒有遇使用左手的選手。面對打在對角的球,沈若安向左跨了兩小步反拍將球回到對方的底線,發球的力度並不小,這是有技術的發球,稍微回得平一些球就會變成高球或者出界,真的像沈文全說的那樣基本功確實要練好。球回到底線正好合江函的意,沈若安的回球旋轉不強,並且是齊腰高,落點是江函的正手位,這是底線型選手最容易控制的球,這一分他可以隨意打在他想打落點處,這一球被江函控制住,簡單的說,在沈若安判斷出球路時,他就很有把握自己拿下了這一分。果不其然,這一分在他的預料範圍內,他正手回了個球,落在中場區靠右,即使沈若安已判斷出方向但也已經來不及移位。觀眾席上傳來雀躍的歡呼聲和掌聲,全都來自初二(16)班的加油強陣隊,初二(5)班這邊也是有鼓掌聲的,只是在眾人的強烈鄙視視線下那薄弱的掌聲慢慢的消失,正是他們班的體育委員莫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