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文帝接到金蛇衛隱秘衛文風統領的訊息,知道鄭家變天的訊息後欣喜不已。 少頃 文帝沉思片刻,走下臺階,披風一甩。他注視著文風統領的眼睛,正經地說道:“此事一出。恐怕這大隋天下要不太平了。” “皇上的意思是,世家大族會放手一搏,暗中謀劃?”文風久經沙場,低頭想了想。他的目光看著文帝,說道。 文帝擺著手,走了走,沉吟了一會兒道:“文風啊,這些世家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他們不會輕易下場。但是暗中謀劃一二,還是極有可能的。” 文風統領面色凝重,手摸在劍柄上,口稱:“那皇上此事應該怎麼辦?是支援鄭家嗎?還是下旨貶斥鄭家所為?” “不,這件事先放一放。朕要好好考慮一下。”文帝考慮了一下,終究還是沒有立刻答覆文風。 “可是皇上,馬上早朝時間就要到了。除了晉王去上香祈福以外,其他皇子可都到了。”文風看了看天色,站在文帝身旁提醒道。 “這……”文帝沒有開口。 突然,門外傳來太監的叫喊聲“啟稟皇上,魏侯楊昭在宮門口求見,想要面見皇上。” 文帝聽到此話,抬起頭,朝著外面喊道:“傳朕旨意,今日朕身體不適,不能早朝。讓文武百官都退下吧。” “魏侯楊昭來探望朕,朕心甚悅。特賞賜錦緞三十匹,五千兩銀子。今日除卻魏侯楊昭以外。寢宮三百里內不得有任何人出沒。” “遵旨,奴才這就去辦。”太監答應一聲,手中拂塵一揮,匆匆而去。 文帝看著文風的眼睛,笑著道:“昭兒這孩子第一次進宮,恐怕不熟悉路線。文風啊,辛苦你去帶一帶。 文風瞧著文帝的眼睛,鞠了一躬,道:“末將這就去辦。一定將皇孫帶到。” 說罷,轉身走了。 文帝笑了笑,目光凝視著文風遠去的身影,搖了搖頭:“這孩子,做事還是這麼毛糙。” ----- 宮門口 楊昭身穿一襲白衣,腰帶著一把寶劍,寶劍上刻著兩個字“蘭陵。” 此劍本來為鄭家家主鄭鈞所持有。鄭鈞死後,伍雲召帶人打掃戰場。他意外撿到此物,派人送到魏侯府。 楊昭昨天累了,醒來才發現這把寶劍被小荷掛在了臥室牆上。他順手摘下,掛在腰間,騎著馬來到宮門口。他靜靜地等待宮門開啟。 此時宮門口聚集著不少人。楊昭一眼望去,見太子楊勇前呼後擁,來到了宮門。他心中暗歎:這個大伯也不怕被人說成是僭越。大概是最近一段時間,父親不再飄了。 “你是何人,為何見到太子不下跪?”一個身穿白衣、約莫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走出來。他一臉囂張樣,衝著楊昭喝道。 楊昭嘴角一撇,看都不看年輕人。年輕人心中惱怒,揚起手中的鞭子,就要朝楊昭打來。 楊昭腦後聽得響聲,身子一側,腰一扭。他一把將年輕人掀翻在地上,正要拔劍。 “吱呀”一聲,宮門開啟,走出來一個手持拂塵的太監。在他身後跟著一襲黑衣的文風統領。 太監走到人群面前,抬著頭,口稱:“陛下有旨,今日早朝取消,各位請回吧。” 太子楊勇翻身下馬,來到太監面前,看著太監的眼睛道:“公公,可知什麼原因?” 太監臉色不悅,提醒道:“太子,你這也太急了。陛下說了,今日除了魏侯楊昭可以進宮探望一番以外,其他人一律不見。” “哪位是魏侯楊昭,請跟咱家和文風統領進來。”說罷,太監一甩拂塵,沒有理會楊勇,繞過他,左顧右盼,喊道。 太子楊勇面色一暗,手中拳頭咯咯作響。他鼻子裡“哼”了一聲,退回隊伍。 楊昭見狀,手一鬆,鞭子抽在身穿白衣的年輕人身上。 “啪”的一聲,在白衣年輕人的臉上留下了一條印記。 “是我,我是魏侯楊昭,煩勞公公帶我進去。”楊昭邁著步子走到太監面前,輕聲道。 小太監打量了楊昭一眼,轉過頭。他看著文風,見其點了點頭,鬆了口氣。 “那跟咱家來。” “好的。” -------- 宮門口,人群漸漸散去 “太子,這個魏侯楊昭也太不把您放在眼裡。竟然沒有給您見禮。”身穿白衣的年輕人捂著臉道。 楊勇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一個微笑。他看著身穿白衣的年輕人道:“崔鑫,不必跟他計較,越是張狂。” “父皇越不喜歡,本宮相信父皇只不過是在利用他。我們回去細細地再做商議。” “是,太子,崔鑫明白了。”白衣年輕人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口稱。 “走,我們回東宮。”喜歡北隋軍神()北隋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