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書房 文帝身穿黃色袞龍袍,坐在案桌前 “皇爺爺,昭兒來了,很多年沒有見面了。不知皇爺爺,一向可好?”楊昭嘴裡哼著歌,邁著步子,走了進來。 文帝抬了頭,瞧了眼桌子上茶壺。他伸出手拿起茶壺倒了杯水,笑著打趣道:“喲,這不是我們家文武雙全的狀元郎昭兒嗎?” “怎麼有空到皇爺爺這裡來呢?皇爺爺最近過的不錯,有勞昭兒掛心了。” “皇爺爺,昭兒知道你沒有說實話。準確地說是最近幾年一直都過的不好,是因為當年的事情吧。”楊昭走到案桌前,拿起茶杯,眼睛直直地看著文帝說道。 文帝心中一驚,隨口說了句:“誰告訴你的?” 楊昭拿起茶杯,走到了一旁的椅子旁邊。他坐下,手溜了溜茶杯,淡定撇了撇嘴道:“皇爺爺,我還想問您呢。您當年有沒有殺北齊濟州守將秦旭?” 文帝聽到這句話,心中一緊,皺眉道:“你問這句話幹什麼?沙場征戰死傷在所難免。昭兒還是不要過於操心就好。” 楊昭嘆了口氣,鼻子吸了吸,正色道:“皇爺爺,咱們惹了大麻煩了。說實話,鄭家的事情是我威逼利誘逼著鄭陽做的。” “什麼,昭兒這件事情是你做的。”文帝一驚,手拍在桌子上,皺眉道:“你與他們無冤無仇,為何要這麼做呢?” “為了皇爺爺,為了這來之不易的天下。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不受戰亂之苦,昭兒願意以身犯險。” 楊昭嘴角勾了勾,義正言辭地補充道:“皇爺爺可知,武舉名單上姓秦的小將又是何人?” “皇爺爺聽你皇叔公說起。他手中的一對雙鐧能夠和曹州定將軍的雙槍殺個平手。” “據說是你皇叔公的師侄,難道是他的後人嗎?”文帝在腦海中回憶起過往,瞳孔一縮,面色一白,手微顫幾下。 “他姓秦名安,表字叔勇。他有個叔父,姓秦名嶷,表字仲敬。是當年濟州守將秦旭老將軍的長子。” 楊昭緩緩開口:“本來我答應我師傅不告訴其他人他的身份。可是現在出了這個事情,我有必要告訴皇爺爺。” “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世家大族。孫兒認為我們可以合作。” “既然昭兒瞭解的這麼清楚,為何又來問皇爺爺呢?” 文帝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小口,嘆氣地望著皇宮頂端:“當年我和你皇叔公攻打北齊的時候勢如破竹,連下數城,直抵濟州。” “此時帳中有一個人建議說,濟州守將秦旭為人剛正不阿。是一塊硬骨頭,我們沒有必要在這裡浪費時間。” “他建議從他的副將高阿古身上入手,收買他為我所用。我沒有同意。” “後來不知為何,高阿古同意投降。他帶著自己的軍隊起義,將我們放入城中。皇爺爺記得高阿古投降後一直跟在一個副將的身邊。” “這個副將是世家大族安插進來的。叫什麼我不記得了。但是肯定的是這個副將極力慫恿我下令放箭。” “如此說來,這個副將的嫌疑最大。”楊昭聽了文帝的話,想到。 文帝皺著眉頭,手敲了敲桌面:“可是現在我們不知道這個人隱藏在哪裡?” “我們不用去想他到底身處何方,以昭兒所見。這個人的目的就是想要讓我們和秦氏一族起衝突。” “他才能夠獲得好處,假如我們不按照他的思路走。皇爺爺,他會不會著急呢。”楊昭手捧著茶杯,喝了一口道。 文帝驟然站起身子,走到楊昭的面前。他俯下身子,輕言道:“你想讓幕後人亂了方寸,失去理智。所以你選擇讓鄭家支援我們,這樣的話他就會有下一步動作 。” 楊昭嘴角上揚,將茶杯撩在桌上,道:“不僅如此,我還想讓皇爺爺賜給我一座皇莊。用來收養孤兒用。” “你收養孤兒有什麼用場?”文帝突然一驚。 楊昭直視著文帝,話題一轉:“皇爺爺,你覺得高熲高大人怎麼樣?” “昭玄一向辦事得力,是皇爺爺的得力助手。不管在制定國策還是處理政務上是萬中無一的人才。”文帝面帶微笑,鬍鬚上翹,手撫了撫。 楊昭看著文帝臉上的微笑,頓了頓說:“皇爺爺,我沒有懷疑高大人的辦事能力,但是我覺得讓高大人來選拔人才,問題很大。“ “高大人出身在渤海,是北齊皇室後裔。他選拔的文官人才大多數出自世家。對於皇爺爺的統治不利啊。” 楊昭臉上呈現出擔憂之色,眉毛成兩撇狀。他腳朝前兩步,踮起腳,手捂著嘴。他悄聲道:“皇爺爺,這天下八成是百姓,二成才是氏族。世家的人重利益,不重情。而百姓相反,大多數人重情不重利益。” “孫兒的意思,以這批孤兒為例子,建立起書院,自己培養人才。數年以後,讓這些學識出眾的孤兒,替代世家的人到各地去為官。一勞永逸,徹底斷絕世家的危害。\" “好辦法,可是昭兒,我們現在沒有這麼多教書先生。”文帝讚歎了一聲,心想:不愧是麒麟之子。他在腦海裡想了想,走到他跟前。他拍著肩膀,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