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龍寺恭侯。”
“你現在就要走嗎?”
“外面有金吾衛衛士在等我,所以——”
鳳鳴說,他打算先到金吾衛那兒通報,再回青龍寺。
“請保重——”空海頷首。
“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鳳鳴也頷首回禮,伸直脊背,背對空海跨出腳步。
鳳鳴身影消失不見之後,
“連鳳鳴都——”逸勢嘆了口氣說:
“喏,空海,我本來不喜歡那男人。甚至覺得他討人厭。不過,看他剛剛那模樣,我覺得很可憐,說不出任何安慰話。”
“嗯。”
“或許那男人,也是個好人吧。”
逸勢又自言自語了。
第十九章 拜火教
〔一〕
祭壇上設定的火爐中,火焰不斷搖曳。
白磚砌造的建築物內部,空氣沉穩,火焰香氣似乎滲入空氣本身。
此處是波斯寺——祅教寺廟。
所謂“祅教”,用今天的說法,就是“瑣羅亞斯德教”。
因崇拜火神,又稱“拜火教”。
祠堂中,空海和橘逸勢兩人與安祭司相對而坐。
安祭司是西胡人。眼窩凸出、鼻樑高挺。眸子帶點綠色。
雖有西胡名字,在長安卻以漢名“安”稱呼。
“徐文強這件事,承蒙您多方關照。”安祭司說。
隔著西胡樣式的桌子,三人面對而坐。
椅子是有靠背的紫檀木椅。→¤炫··書·¤·網←
三人說起馬哈緬都的事,天南地北聊了一陣子,空海才提出主題說:“安祭司,話說我今天來這兒,是有件事要請教您——”
“您儘管說,我知道的話,一定有問必答。”
“前些日子來找您時,曾聽您說過‘卡拉潘’的事。”
“喔,沒錯。我確實提過卡拉潘。”
“當時您說,卡拉潘是信仰邪宗淫祠的波斯咒師。”
“是、是,我是這樣說過,您說有事請教,是有關卡拉潘的事嗎?”
“可以的話,您能不能再詳細說些有關卡拉潘的事?”
空海說畢,安祭司點點頭,輕微咳了一下。
“追溯源頭,卡拉潘就是波斯古語的‘卡路普’。”
“卡路普是?”
“簡單說,卡路普是‘主司祭典的人’之意。”
“可以視為天竺婆羅門之類嗎?”
“當然可以。我一直認為,婆羅門神祇和卡拉潘神祇是系出同門。”
“怎麼說呢?”
“卡拉潘信仰的是‘達萬’。而有些卡拉潘也信仰達萬的同類‘阿斯拉’。”(譯註:達萬,原文Daeva,係指惡魔之神;阿斯拉,原文Asural。)
“所謂阿斯拉是——”
“拿你們佛教作比方,大概是阿修羅吧。”
“原來如此。那卡拉潘信仰的達萬,可以說是婆羅門教徒信仰的代巴?”
“沒錯。”
“代巴”這名詞——在佛教指的是惡魔,在印度教則為惡魔的同類。
印度教之前,比天竺興盛的婆羅門教更為原始的信仰形態,其實是瑣羅亞斯德之前,卡拉潘們在波斯所信仰的達萬崇拜宗教。
“我們祖先瑣羅亞斯德開始傳教時,波斯信仰達萬的教徒相當多。瑣羅亞斯德一邊和他們抗衡,一邊向眾人講經說法。”
當時頑抗到底的,是東西胡王族卡碧。
卡碧,字源是“KU”,“守護”之意。
瑣羅亞斯德教普及波斯全土之後,卡碧便從“守護”變成“盲人”的意思。
東西胡卡碧王族,和其所支援的達萬教團卡拉潘們結盟,企圖對抗瑣羅亞斯德教,結果,這場宗教大戰由瑣羅亞斯德獲勝。此後,拜火教才傳到大唐、天竺。
卡碧王族從此改信拜火教,以波斯王族身份倖存下來。卡拉潘們則被逐出家園,四散世界各地。
卡拉潘因為與瑣羅亞斯德對立,瑣羅亞斯德教徒便稱他們為邪宗淫祠之徒,之後逐漸沒落於歷史黑暗之中。
“這事發生在佛教始祖釋迦牟尼誕生之前。”
安祭司言下之意,頗以瑣羅亞斯德教遠較佛陀教古老為傲。
“那些卡拉潘到底都做什麼事?”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