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五更天時,才慢慢走回屋裡,抱著柏青那床被子昏然睡去。

一天又一天,春去夏至,林前小池塘裡的水葫蘆長出新的來,被魚吃掉不少,卻也依然蓋住了半個池塘,李仲平每天忙完農事會在池塘邊呆坐一會,卻從未等到路的那頭捎來柏青的訊息。

王家他又去過幾次,找小福卻被告知那次與柏青一同上京後便留在京中沒有回來;到後來人家卻連門也不讓進了,這讓李仲平無計可施。

心中越來越擔憂,期間又有人去他家中提過親,他都拒絕了,連古大娘也戳著他腦門罵他死心眼,為了個弟弟什麼都不要了,他卻低頭不語,任別人說。

越等越不安,終有一天他看見池子裡的水葫蘆開出一串串紫色的花來,下了決心。

他將家中能賣的東西都變賣了,連存糧也拿去換了錢銀,唯獨李嬸在時喂的那兩隻老母雞他沒捨得賣,抱著卻了古家,央古大娘替他餵養,又央古七代他收割地裡未成的莊稼,他決定收拾行囊上京去尋柏青。

古七和古大娘也知柏青至今沒有訊息,仍是勸說了一陣,見他堅決,也不再說,心裡著實有些心疼他;古大娘納了雙新鞋給他,又做一包乾糧,送他路上吃,李仲平默然接了,第二天便鎖了門上路。

上京之路遙遙千里,便是順著官道,也時常是好些天見不著人煙;李仲平將古大娘送的鞋好生包著放在行囊裡不捨得穿,穿著自己編的草鞋一路跋涉,時常風餐露宿,便是到得城鎮村莊,也捨不得花身上帶的銅錢,只想著帶到京中給柏青用。

到後來乾糧吃完了,他便每到一處城鎮或村舍,就替人做工,苦活累活髒活全不嫌棄;他不是一個邋遢人,趕路的途中凡遇有水之處,必然將自己收拾打整一番,加之面相又生得老實,倒真尋到些活計。

這樣走走停停,路上又病了一回,幸得那時才到了一處村舍,加之他素來身體結實,花了幾個銅錢請村裡郎中開了藥煎來喝了,堅持著上路,過了幾天竟然也就好了;如此這般,到深秋時他才終於到了京城。

一路上他也曾經過數座雄偉城池,可當他翻過那山樑,遠遠看到那一片巍然城池時,仍是驚得呆了,那樣的宏偉壯觀,莊嚴繁華;他有些虔誠地在山腳下洗了一身塵土,換上新布鞋,才又滿懷期望卻又戰戰兢兢進得城門,再次被所見的繁華之景震得懵了,寬闊平整的街道,容四五輛馬車平行而過也有餘,街兩旁有牌坊,坊內有街市,裡面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他有些呆地看著,直至有人大喝一聲:“馬車來了還站在路中間,驚了車駕你不要命了?”並被那人一把推至路邊,他才驚醒過來,還沒

回頭,一輛駕著四匹馬的大馬車自身邊疾馳而過,行人們才又紛紛起行。

李仲平回頭去看推他那人,一身布衣,身量高大,濃眉虎眼,也正看著他,忙道:“多‘‘‘多謝‘‘。”

話還沒完,那人倒不耐煩了,擺手道:“算了算了,看你模樣也知是初來京城,不知這些,別謝了,走吧走吧。”

李仲平見他要走,忙又道:“兄‘‘‘兄臺,請問趕‘‘‘趕考的學生們要在哪裡找?”

那人見他說話拗口,道:“看你這模樣也不是個斯文人,偏要學讀書人語氣,算了,不與你計較;會試早完了,殿試都完了,前兩月狀元郎才騎馬遊街,好不威風,你現在才來找誰?”

李仲平聽了心裡更是擔心,便問道:“狀元郎?請問是誰?有‘‘‘有沒有一個叫柏青的?”

那人道:“姓王,別的不知道。”

李仲平急道:“那放榜的地方在哪裡?”

那人伸手一指:“順著這大街往前,往東,過完街再往南,走小半個時辰,貢院那裡。”

李仲平道謝道:“多謝,多謝。”

那人擺手道:“別謝了,走吧走吧。”說完不再理他,轉身便走。

李仲平依著他指的路一路尋去,果然到了貢院門口,比南城那個大了不知多少,還有拿著持著長槍的官兵把守,他極小心地尋到寫著榜文的牌坊下,在已經有些損毀的榜文上尋著柏青的名字,卻見一甲頭名,也就是狀元竟是王文堂,而柏青的名字,在二甲榜首,李仲平先是喜,後卻是憂,更是害怕,柏青果然成了進士,王管事沒有騙他,可卻為何半點音訊也無?到底發生了何事?他越想越怕,抬頭又看到王文堂的名字,心裡稍有了主意,在一處商鋪問著了狀元府邸,便急急地尋了去。

31

31、雙雙還家1 。。。

京郊護國寺藏經閣,一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