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好了可以走的退路,他有心機有謀劃,在範安看來,李見碧已做到了城府的極致。但他還是輸給了梁業年,輸得一點不冤枉,畢竟那人任何一方面都不遜於李見碧。
只見花繁柳密,不見臥虎藏龍;只見榮華富貴,不見狂風疾雨。
官場如殺場,豈是這般容易駐足阿。
作者有話要說:
61鄭貴妃
李見碧遭流放後,他蘭臺的親信被範安趕了個精光,不在蘭臺的,大多被內閣調離了京城。一人失勢,連帶著百人千人失勢,李見碧離開京城時,正值聖上龍體抱恙,大權推至內閣,一夜之間,秋風掃落葉,那些曾經與李見碧走得較近的官員接二連三被掃出京城,轉眼不知落在了哪個旮旯裡。
大浪淘沙,範安這尾魚卻被漏掉了,陳以勤也被漏掉了,梁黨親信盡心盡力清掃著李見碧的殘羽,卻忽視了這兩塊最大的絆腳石。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絕對是一個致命的失誤。只是當下無人慧眼識局,高枕無憂一天天地過著日子。這官場的勝敗榮辱好似早已被註定,勢去山倒那一天,總有人感嘆是天要我亡,不得不亡,豈不知在你盛享榮華時,上天早已替你埋下後日悽慘的引子。
能打心底明白這道理的人不多,範安這輩子許是吃過太多苦,所以比旁人更懂居安思危。李見碧跟他說陳以勤不會害你,只不過是想拉攏你。語氣肯定不容置疑,但範安仍不信,他的直覺告訴他,陳以勤這人對他沒安什麼好心。
好在範安上次把他從府上趕走後,這人沒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