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克格勃潛伏在英國的劍橋五人小組成員之一,毫無疑問,洩密者就是他。

與此同時,有關洩密者的幾十份報告仍陸陸續續地給菲爾比送來,種種跡象表明,一場涉及使館官員的調查就要到來。

正當華盛頓圍繞英國大使館洩密案調查日趨緊張時,蓋伊·伯吉斯從倫敦調到華盛頓任使館二等秘書,這使菲爾比大為吃驚。伯吉斯是他劍橋時的好友,從那時,他們兩人的事業就纏在一起了。菲爾比把伯吉斯作為可以信任的物件推薦給了蘇聯情報機關,而伯吉斯後來則以幫助菲爾比順利進入英國秘密情報局作為回報。兩人曾在秘密情報局一起共過事,他們之間的交往是人所共知的。誰要是對他們之間的關係進行進一步調查,就會露出一些不利的線索來。菲爾比認為,伯吉斯來得很不是時候。

伯吉斯到華盛頓沒多久,就後悔不該到美國來。他的脾氣和性格不適合外交官的工作。他的暴躁的脾氣和愣頭青似的性格使他在大使館的工作遭到損失,結果讓他介於辭職和半辭職的狀態。總之,他急於想回倫敦去。

這倒給菲爾比一個很好的啟示——他可以把伯吉斯回倫敦和營救麥克萊恩這兩件事結合起來。對伯吉斯來說,被強行送回去而不引起懷疑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三天後,伯吉斯在弗吉尼亞州接連三次超速開車,州長對有人如此濫用外交特權提出強烈抗議。沒過幾天,伯吉斯就被遺憾地告知他不得不離開美國了。伯吉斯和菲爾比心想事成了。於是菲爾比和伯吉斯一起研究營救麥克萊恩的每個步驟。

他要伯吉斯到倫敦後先要和蘇聯聯絡人接頭,彙報全部情況,然後帶著一張寫有約會時間和地點的紙條去麥克萊恩的辦公室找他,並把實際情況全部告訴他。他們還就菲爾比的處境問題進行了討論。菲爾比說:“儘管採取了種種預防措施,在調查麥克萊恩和你的活動時勢必要懷疑我。看來此事沒有什麼好辦法了,但我想我可以用主動地幫助解決英國大使館洩密案件的辦法來轉移對我的懷疑。”

在這之前,菲爾比一直按兵不動,聯邦調查局和軍情五處愛幹什麼就幹什麼。現在到了自己出面的時候了。菲爾比給局裡寫了一個備忘錄,建議他們不必對大使館的傭人進行浪費時間的調查。他認為應該從蘇聯叛逃者克里維茨基的供詞著手,把他所提供的資料與1944年至1945年洩密期間派駐華盛頓的外交官的材料核對一下。維維安很快給予回信,他對菲爾比說,他們也一直是這樣考慮的,但是檔案裡並沒有任相關記載。

隨後,菲爾比還找到了一個可以直接給伯吉斯去信的藉口——英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的交通官員兩次問他,伯吉斯放在停車場的那輛林肯牌汽車怎麼辦?於是菲爾比就用緊急的語氣給伯吉斯寫信,暗示伯吉斯:“如果不立即辦就太晚了,不然他們將把你的汽車送到廢物堆去。”

接著,軍情五處在把克里維茨基的供詞跟大使館洩密問題的材料核對後,給菲爾比送來了一份大概有6個人的名單,並說調查工作正在積極進行,名單上就有麥克萊恩,但由於他們對一個代號的迷惑和錯誤理解而把另一個人列為重點嫌疑,結果把麥克萊恩的名字放在最後。菲爾比希望伯吉斯的行動早點結束,麥克萊恩的危險越來越近了。

1951年5月25日,英國外交部授權軍情五處下週審訊麥克萊恩。就是在當天,伯吉斯租了一輛轎車,前往麥克萊恩的家中。兩人剛離開家,軍情五處的人立刻跟了上來。麥克萊恩與伯吉斯來到火車站,上了火車併成功地甩掉了那些跟蹤他們的人。但是他們並沒有辦法通知菲爾比。

第二天清晨,軍情五處駐美國代表佩特森給菲爾比打來電話,說剛接到倫敦打來的一份很長的特急電報,如果沒有人幫忙,他就得用一整天時間才能譯出密碼,因為他剛給秘書放了一週的假。他問菲爾比能否把秘書借給他。聽到這情況,菲爾比心都快跳出來了。難道是麥克萊恩被捕了嗎?伯吉斯出什麼事了?菲爾比做了必要的安排之後坐下來鎮靜了一下,他恨不得馬上闖進佩特森的辦公室,把事件弄明白。但他認為還應該是若無其事地按常規處理要好些。

菲爾比徑直走進佩特森的辦公室。佩特森臉色陰沉,用幾乎是耳語的聲音說:“金,鳥兒飛掉了。”

菲爾比徹底放心了,但仍表現出吃驚的樣子:“什麼鳥兒?是麥克萊恩嗎?”

“是的,”佩特森回答說,“但是更糟糕的是……伯吉斯這傢伙也跟他一塊兒走了。”

這一下,菲爾比的震驚就絕不是裝出來的了。他知道不僅是麥克萊恩,連伯吉斯也成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