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湯藥、丸藥等,均未效。據此脈症,我診斷為“雷頭風”,用清震湯法隨證加減。
處方:升麻10g,蒼朮10g,藁本6g,羌活10g,夏枯草18g,生石決明30g(先煎),蔓荊子10g,白蒺藜10g,荷葉12g,吳茱萸6g,水煎服。
本方連服3周,頭痛痊癒。
按:這張藥方即以清震湯(升麻30g,蒼朮30g,幹荷葉1張,共為末,每服15g,水煎服)輕揚發越,散風化溼,為主藥。輔以羌活祛風勝溼,入太陽經,治太陽頭痛;藁本人督脈,散風寒,治頭頂痛。佐以吳茱萸溫人肝經,治頭痛;夏枯草入肝經,平肝陽,治肝鬱頭痛;生石決明養肝陰,潛肝陽;蔓荊子人少陽經,散頭部風熱,治頭兩側痛。使以白蒺藜人肝肺二經,其性善破,用以開散肝肺鬱結而止病久入絡之疼痛。
(焦樹德著。樹德中醫內科。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古代文獻精選】
《蘭室秘藏·頭痛門》:“故太陽頭痛,惡風脈浮緊,川芎、羌活、獨活、麻黃之類為主;少陽經頭痛,脈弦細,往來寒熱,柴胡為主;陽明頭痛,自汗,發熱,惡寒,脈浮緩長實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為主;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或腹痛,為痰癖,其脈沉緩,蒼朮、半夏、南星為主;少陰經頭痛,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寒厥,其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為主;厥陰頭頂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脈浮緩,吳茱萸湯主之。”
《景嶽全書·頭痛》:“凡診頭痛者,當先審久暫,次辨表裡。蓋暫痛者,必因邪氣;久病者,必兼元氣。以暫病言之,則有表邪者,此風寒外襲於經也,治宜疏散,最忌清降;有裡邪者,此三陽之火熾於內也,治宜清降,最忌升散,此治邪之法也。其有久病者,則或發或愈,或以表虛者,微感則發,或以陽勝者,微熱則發,或以水虧於下,而虛火乘之則發,或以陽虛於上,而陰寒勝之則發。所以暫病者當重邪氣,久病者當重元氣,此固其大綱也。然亦有暫病而虛者,久病而實者,又當因脈、因證而詳辨之,不可執也。”
《石室秘錄·偏治法》:“如人病頭痛者,人以為風在頭,不知非風也,亦腎水不足,而邪火沖人於腦,終朝頭暈,似頭痛而非頭痛也。若止治風,則痛更甚。法當大補腎水,而頭痛頭暈自除。”
第七節中風
中風是以猝然昏僕,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語不利為主症的一類疾病,病輕者可無昏僕而僅見口舌喁斜或伴及半身不遂等症狀。
由於本病發生突然,起病急驟,古人形容“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風之急速”。臨床見症不一,變化多端而速疾,有昏僕、抽搐,與自然界“風性善行而數變”的特徵相似,故古代醫家取類比象而名之為“中風”1;又因其發病突然,亦稱之為“猝中”。東漢·張仲景《傷寒論》有“中風”病名,如《傷寒論·辨太阻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乃傷寒表虛之證,與本節所述不可混淆。
《內經》中沒有中風的病名,但有關中風的論述較詳。在病名方面,依據症狀表現和發病階段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在猝中昏迷期間稱為“僕擊”、“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則有“偏枯”、“偏風”、“身偏不用”、“風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認識到感受外邪、煩勞暴怒可以誘發本病。如《靈樞·刺節真邪》雲:“虛邪偏客於身半,其人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此外,還認識到本病的發生與體質、飲食有密切的關係。如《素問·通評虛實論》曾經明確指出:“僕擊偏枯,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歷代醫家對中風的病因和治法也做了諸多的探討和發揮。大體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在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風”學說為主,多從“內虛邪中”立論,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謂:“脈絡空虛,賊邪不瀉。”並將中風根據病情輕重而分為中絡、中經、中腑、中髒。其中臟腑內容被明代醫家李中梓分為閉證和脫證,並沿用至今。治療主要以疏風散邪,扶助正氣為法,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的小續命湯和金·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的大秦艽湯,均為代表方。唐宋以後的醫家,對病因的認識有了較大的突破。特別是金元時期,如劉完素認為病因是熱,日:“風本生於熱,以熱為本,以風為標。”李東垣認為屬“正氣自虛”,指出:“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憤怒傷其氣者,多有此疾。”朱丹溪主張“溼痰生熱”,說是“痰生熱,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