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風也”。元代王履提出“真中風”、“類中風”病名。他說:“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溼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其後,明代張景嶽認為本病與外風無關,而提倡“非風”之說,並提出“內傷積損”的論點。至清代葉天士始明確以“中風”立論,進一步闡明瞭“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陽偏亢,內風時起”的發病機制,提出滋陰息風、滋陰潛陽以及開閉、固脫等法,這一時期治療分別以治火、治痰、治虛等,各有偏重。清代王清任以氣虛血瘀立論,創立補陽還五湯治療偏癱,至今仍為臨床常用的方劑。
本節著重討論風自內生而致的中風,即類中風,包括西醫學中的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等腦血管疾病,以及周圍性面神經麻痺等。
【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氣血虧虛,心、肝、腎三髒失調,復因勞逸失度、內傷積損、情志不遂、飲酒飽食或外邪侵襲等觸發,導致機體陰陽失調,氣血執行受阻,肌膚筋脈失於濡養;或陰虧於下,肝陽偏亢,陽化風動,血隨氣逆,肝陽暴張,夾痰夾火,橫竄經遂,矇蔽清竅,而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繫的危重證候。
一、病因
1。積損正衰
素體陰虧血虛,虛火內擾,或中年以後精氣漸虛,肝腎陰虛於下,肝陽偏亢於上,肝風易動,化火生痰;或因素體稟賦不足,或久病體虛,氣血虧虛,脈絡空虛,風邪人中;或素體形盛氣衰,外風引動,痰瘀阻絡,氣血澀滯,亦發為偏枯猝中。
2。情志失調
平素憂鬱惱怒,情志不暢,肝氣不舒,鬱而化火,或長期精神緊張,陰精暗耗,志火內燔,或火盛灼津煉液為痰,復因將息失宜,肝風內擾,風火痰熱內盛,阻滯經絡或矇蔽神竅而發病。此外,素體陽盛或心肝火旺之青壯年,亦有驟遇怫鬱而陽亢化風,以致猝然發病者。
3。勞倦過度
包括房勞、煩勞等。《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煩勞則張。”煩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