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2 / 4)

若頭痛畏寒,四肢不溫,腰膝無力,舌淡,脈細無力,證屬腎陽不足者,當溫補腎陽,選用右歸丸或金匱腎氣丸加減。

6。瘀血頭痛

症狀: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日輕夜重,或有頭部外傷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細或細澀。

證機概要:瘀血阻竅,絡脈滯澀,不通則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竅止痛。

代表方:通竅活血湯加減。本方活血化瘀,通竅止痛,用於瘀血內阻腦脈所導致的頭痛。

常用藥: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凌霄花活血化瘀止痛;當歸活血養血;白芷、細辛、蔥白辛散通竅止痛。

若頭痛較劇,久痛不已,可加全蠍、蜈蚣、地鱉蟲、地龍、乳香、沒藥、五靈脂以搜風剔絡,祛瘀止痛;若頭痛,頭部畏寒明顯,酌加桂枝、細辛、制附子等溫經散寒;若兼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脈細弱無力,為氣虛血瘀,可酌加黃芪、黨參補氣以助血運。

【預後轉歸】

外感頭痛一般起病較急,病程較短,經祛邪治療後頭痛多快速好轉、消失;若頭痛進行性加重,伴頸項強,嘔吐頻頻,甚至神昏、抽搐者,為病情危重。內傷頭痛一般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常反覆發作,大多經治療後,病情可逐漸好轉,乃至痊癒;若頭痛呈進行性加重,或伴頸項強直,或伴視力障礙,或口舌歪斜,一側肢體不遂者,為病情危重;若頭痛伴眩暈,肢體麻痺者,當預防中風發生。

【預防調護】

頭痛可由多種因素誘發,針對誘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可預防頭痛的復發。例如,若與飲食有關,避免服用酪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乳酪、高脂食物等。此外,還應避免精神刺激,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禁菸戒酒。

頭痛患者宜注意休息,保持環境安靜,光線不宜過強。此外,尚可選擇合適的頭部保健按摩法。

【臨證備要】

1。臨證首當排除真頭痛:真頭痛多呈突發性劇烈頭痛,持續不解,陣發加重,常伴有噴射性嘔吐,或頸項強直,或偏癱偏盲,或抽搐。常見於西醫學中高血壓危象、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危重病證。一旦出現上述表現,應行頭顱CT或MRI檢查或腦脊液檢查,以免延誤診斷治療。

2。偏頭風(痛)的特點與治療:以一側頭部疼痛暴作,或左或右,或連及眼齒,呈脹痛、刺痛、或跳痛,痛止如常人,反覆發作,經久不愈為特點。多因情緒波動、睡眠不足、勞累過度而引發。偏頭風(痛)的病因雖多,但與肝陽上亢、肝經風火上擾關係最為密切。治療多以平肝清熱、息風通絡為法,常用天麻鉤藤飲或羚角鉤藤湯加減,藥用川芎、菊花、天麻、鉤藤、珍珠母、白芍、白芷、生石膏、藁本、蔓荊子、白殭蠶、茺蔚子、地龍、全蠍等。若肝火偏盛者,加龍膽草、夏枯草、丹皮、梔子;若痰多,可加陳皮、半夏、膽南星、石菖蒲化痰開竅,通絡止痛;若久痛入絡,可合用通竅活血湯,並酌加全蠍、蜈蚣以散瘀通絡息風。

3。雷頭風:以頭痛如雷鳴,頭面起核為特點,多為溼熱夾痰上衝,可用清震湯加味治療。如頭面起核,腫痛紅赤,可合普濟消毒飲以清熱解毒。

4。注意配伍風藥:風藥輕揚,易達頭部病所,故臨床治療頭痛,不惟外感,即使內傷頭痛,亦當配伍風藥,方能達到最好療效,如防風、白芷、羌活、蔓荊子、白蒺藜等。但風藥辛散,久服易耗氣傷陰,氣血不足、陰津虧虛之人當慎用。

5。久痛應重視活血化瘀藥的運用:中醫有“久痛入絡”的理論,凡頭痛日久者,無論有否其他瘀血徵,均宜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以獲較好療效,入川芎、桃仁、紅花、丹參、赤芍等。再者,需分清氣滯血瘀、氣虛血瘀、血虛血瘀、血熱血瘀、陽虛血瘀的不同,分別配以理氣、補氣、養血、涼血、溫陽之品。

6。久痛應重視蟲類藥的應用:部分慢性頭痛,反覆發作,經年難愈,治療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選加全蠍、蜈蚣、殭蠶、地龍等蟲類藥以提高療效。殭蠶、地龍多入煎劑。全蠍、蜈蚣可入湯劑煎服,亦可研細末沖服,因其有毒,故應合理掌握用量,不可過用。

【醫案舉隅】張某。

患頭痛數年,時輕時重,久治未愈。發作重時全頭內皆痛,甚則似腦內轟響,如風如雷,每遇天氣變化、颳大風時,則易發重痛。舌苔略白,脈象弦滑。曾在其他醫院服用過以清空膏、愈風丹、川芎茶調散、牛黃上清丸、羌活勝溼湯等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