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1 / 4)

若胸悶脘痞、腹脹便溏顯著者,可加蒼朮、厚朴、陳皮、藿梗以燥溼寬中,理氣消脹;若噁心、嘔吐者,可加半夏、生薑、竹茹以降逆止嘔;若納呆食少者,加麥芽、神曲健胃助運;若小便短少者,加薏苡仁、淡竹葉以淡滲利溼。

病發於夏季,感受暑溼,症見頭痛而脹,身熱汗出,心煩口渴,胸悶欲嘔者,方選黃連香薷飲加藿香、佩蘭、蔓荊子、荷葉以清暑化溼。

(二)內傷頭痛

1。肝陽頭痛

症狀:頭脹痛而眩,兩側為重,心煩易怒,夜寐不寧,口苦面紅,或兼脅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證機概要:肝失條達,氣鬱化火,陽亢風動。

治法:平肝潛陽息風。

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加減。本方功能平肝潛陽,補益肝腎,可用於肝陽偏亢,風陽上擾而引起的頭痛、眩暈等。

常用藥: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潛陽息風;梔子、黃芩、丹皮苦寒清洩肝熱;桑寄生、杜仲補益肝腎;牛膝、益母草、白芍活血調血,引血下行;夜交藤、茯神養心安神。

若因肝鬱化火,肝火炎上,而症見頭痛劇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尿黃者,加夏枯草、龍膽草、大黃、殭蠶;若兼肝腎虧虛,水不涵木,症見頭暈目澀,視物不明,遇勞加重,腰膝痠軟者,可選加生地、何首烏、女貞子、枸杞子、白芍、石斛以滋養肝腎之陰。

2。血虛頭痛

症狀:頭痛隱隱,時時昏暈,遇勞加重,心悸失眠,面色少華,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證機概要:營血不足,不能上榮,竅絡失養。

治法:養血滋陰,和絡止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湯加減。本方有養血調血、柔肝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因血虛頭竅失養而引起的頭痛。

常用藥:當歸、生地、白芍、首烏養血滋陰;川芎、菊花、蔓荊子清利頭目止痛;五味子、遠志、炒棗仁養心安神。

若因血虛氣弱者,兼見乏力氣短,神疲懶言,汗出惡風等,可選加黨參、黃芪、白朮;若肝血不足,症見心煩不寐,多夢者,宜加酸棗仁、珍珠母;若陰血虧虛,陰不斂陽,肝陽上擾者,可加天麻、鉤藤、石決明、菊花等。

3。氣虛頭痛

症狀:頭痛隱隱,時發時止,遇勞加重,納食減少,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證機概要: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腦失所養。

治法:健脾益氣升清。

代表方:益氣聰明湯加減。本方有健脾益氣升清功效,用於治療因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腦失所養而引起的頭痛。

常用藥:黃芪、炙甘草、人參健脾益氣;升麻、葛根引清氣上升;蔓荊子、芍藥養血祛風止痛。

若氣血兩虛,頭痛綿綿不休,心悸怔忡,失眠者,加當歸、熟地、何首烏補血,或用人參養榮湯加減;若頭痛畏寒,加炮附子、益智仁、蔥白溫陽通絡。

4。痰濁頭痛

症狀:頭痛昏蒙,胸脘滿悶,納呆嘔惡,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證機概要:脾失健運,痰溼中阻,上蒙清竅。

治法:健脾燥溼,化痰息風。

代表方: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本方燥溼化痰,平肝息風,用於治療脾虛生痰,風痰上擾清竅所導致的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等症。

常用藥:半夏、陳皮、甘草化痰和中;白朮、茯苓健脾化溼;天麻、白蒺藜、蔓荊子平肝息風止痛。

若痰溼阻滯,胸脘滿悶,納呆,加厚朴、枳殼以降逆和中;若痰溼久鬱化熱,出現口苦,大便不暢,舌苔黃膩,宜去白朮,加黃連、枳實、竹茹、膽南星以清化痰熱,或用黃連溫膽湯。

5。腎虛頭痛

症狀:頭痛且空,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神疲乏力,滑精帶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證機概要:腎精虧虛,髓海不足,腦竅失榮。

治法:養陰補腎,填精生髓。

代表方:大補元煎加減。本方功能滋補腎陰,用於腎精虧虛,腎陰不足證。

常用藥:熟地、枸杞、女貞子滋腎填精;杜仲、川斷補益肝腎;龜板滋陰益腎潛陽;山萸肉養肝澀精;山藥、人參、當歸、白芍補益氣血。

若頭痛而暈,頭面潮熱,面頰紅赤,時伴汗出,證屬腎陰虧虛,虛火上炎者,去人參,加旱蓮草、何首烏、知母、黃柏,以滋陰瀉火,或選用知柏地黃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