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2 / 4)

小說:錦繡善謀 作者:風雅頌

再渾然沒有知覺了。

見公主暈了過去,素行擔憂不已,因著怕侯府之人使壞,不敢叫侯府裡常用慣了的大夫,於是立刻著人去請太醫為公主診治。

只是,回來的人卻說,因著三皇子重傷未醒,太醫全都被叫到了三皇子處,根本無人可請。素行無法之下,只能再一次著人去請杜子陵前來。

ps:

感謝【牟氏春秋】的打賞~

VIP卷 第二百八十二章 皇帝的猜忌

劉萱萱的暈倒又是讓府裡一陣的手忙腳亂。只是這一次卻沒幾個人真怪她,畢竟自己的靠山不在了,對她而言,若是暈倒就能解決問題,她大概也願意多暈上幾次。

太子被刺殺的事情在京裡鬧得沸沸揚揚,同時,太子是被王家之人刺殺的訊息也不脛而走。

再聯想起前些日子關於太子和皇帝的那些個傳聞,平城王家出了個倖存者,隱忍多年,趁機下手為家族報仇倒也說得過去。

一時間,事情甚囂塵上。儘管太子是受害者,但卻沒有多少人對他抱有同情。正所謂一飲一啄皆是天定,因果輪迴報應不爽,誰都逃不過。就算對方是尊貴的一國儲君,也都不例外。

只是,眾人還是有所擔憂。儲君遇刺,事情非同小可,雖不至動搖過本,但對於隆慶來說,定然會引起不小的恐慌。

南明虎視眈眈,不斷侵擾邊疆,私底下小動作不斷。前些時日徐國公打了幾場勝仗,讓南明難得的老實下來妖蝠王。皇帝正準備將徐國公召回京城,伺機奪回兵權。但一時間出了這樣的事情,南明定然不甘沉寂,藉由太子遇刺之事定會再行騷擾,徐國公反而不能回京,只有鎮守邊關才能讓南明心有忌憚不敢胡來。

可以說,太子的死徹底打亂了皇帝的計劃,讓原本以為一切都算計穩妥的皇帝徹底方寸大亂。

事情經過被人快馬加鞭的送進宮廷,皇帝聽後勃然大怒。一國儲君事關國本,只要沒有做過太錯的事,就連他都不敢輕言廢立,而如今,大好的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被人刺殺,還連累另一個兒子身受重傷昏迷不醒。皇帝幾欲將面前的桌案拍的粉碎。

此時的皇帝已經漸漸冷靜,多疑的他開始懷疑太子的死和三皇子的重傷死否是其他皇子所為。

太子雖不算是能力出眾,倒也算穩妥。能與太子爭鋒者,一是六皇子。但皇帝覺得這個兒子應當不會做出這樣不明智的事情。二者是三皇子。可皇帝又搖了搖頭,自己這三兒子一向與太子交好,幾乎就是一條繩兒上的螞蚱。而之前又為了保護太子身受重傷,此刻正昏迷不省人事。

若事情真是三兒子所為,皇帝嘆息,敢拿自己的命來賭,那這人實在是太可怕了。

可是可能嗎?皇帝捫心自問。為了皇位,他骨肉親情無一不可捨棄,可事關性命。他絕不可能形同兒戲。故而,皇帝是打心眼兒裡不相信這件事情會是三皇子自導自演。

皇帝捏了捏鼻樑。若不是自己的兒子,又還能有誰?

徐國公府?莫非是徐國公得知了他要對付他的事情,故而提出的警告?

皇帝搖搖頭,否定了這種想法。徐國公遠在邊關。京裡剩下的,也無非就是些女人孩子又或是毛兒還沒長齊的毛頭小子,又能成什麼事?而他也著人嚴密關注著徐國公的一舉一動,兩方之間並無書信往來,又如何互通有無?

何況,他想要對付徐國公之事除了他和幾個心腹無人得知。又如何會洩露秘密?

那是鎮國侯府?

應當也不是。鎮國候一家全都待在京城,幾乎就是放在他眼皮子底下看著。因為鎮國侯府手握二十萬兵權,他時刻都不敢鬆懈。並未發現有任何異常。

明郡王餘孽?

更不可能。此刻這些餘孽早已遠離京城,被他流放到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裡去了。

藥王谷?

皇帝有些遲疑,但本能又覺得不會是如此。藥王谷根本沒有挑釁朝廷的必要與動機。

除非藥王谷得知了沈煊之死是他在背後指使策劃。可以龐涓的脾氣,若真是如此,定然早就揚言與朝廷勢不兩立了。又怎會沉得住氣等到現在?

再者,藥王谷裡在武力上拿得出手的就只有閻王帖。可是。他這些年也曾關注過閻王帖的舉動。閻王帖十分自負,一旦動手,必留下標記。而此次卻不同,有些不符合閻王帖的風格。

他當初特別調查過,歷代藥王谷的規矩如此。閻王帖一旦出動,必然留下閻王帖作為標誌,就是為了警告對方,幾乎無一次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